孩子心理健康的6个表现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来说 , 对儿童心理健康都是十分看重的 。育儿专家根据我国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 , 认为要达到心理健康应表现出以下六方面的潜质 。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育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 , 在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 , 能够集中注意力 , 记忆力正常 。在生活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 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东西 , 会有更多的好奇、兴奋、探究行为 。
二、稳定的情绪
说到心理健康 , 核心的行为表现是情绪 。心理健康的儿童尽管有时也表现一些消极情绪 , 但不会持续长久 , 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 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总体上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情绪和心境 。
【孩子心理健康的6个表现】三、能合群 , 喜欢与同龄人交往 , 友好相处
能与人尤其是同龄人平等、友好、和谐相处 , 对人有同情心 , 无严重的嫉妒心理和孤僻行为 , 无明显的凌弱欺小行为等 。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 , 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
四、诚实、不说谎
说话符合实际情况;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 如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等等 。
五、自尊且有一定的自信心
对别人的称赞会感到高兴 , 对批评、指责会感到羞愧 , 做事希望得到别人的欢迎和认可 , 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
六、有一定的与年龄相适应的独立性
一岁的孩子有穿衣服的要求;三岁的孩子有自己动手做事的要求 , 有爱美的行为等 。
那么如何开发和培养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心理?育儿专家说 , “精心培养好亲子关系是核心!” 。
【推荐阅读】
不同年龄宝宝如何建立社交圈
性格内向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