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情绪的识别和调理

推荐阅读
???
??????????????????????????E????

婴儿情绪的识别和调理
人们常常以为婴儿只会哭喊、睡觉和吃奶 , 其实他们降临人间后 , 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萌发了心理活动 。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 , 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 , 是生理需要未获得满足或其他不适 。哭叫正是情绪的反应之一 。
随着年龄的增加 , 儿童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 。心理学家曾对五百名婴儿进行观察 , 发现婴儿从满月到3个月末 , 即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骇和烦闷六种情绪反应 。微笑是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生理反应 。婴儿的微笑也具有社会性 , 会影响成年人 , 能够密切与母亲的关系 。母婴不断地强化这种应答 , 以从中得到满足 , 这也是婴儿的心理需求 。
4-6个月的婴儿 , 情感就更丰富 , 对母亲情感的需要 , 甚至超过饮食 。如果母亲只会用乳头喂进孩子的嘴 , 这并非上策 , 有时还会失灵;如果加以爱抚、哼唱歌曲 , 孩子或许会变哭为笑;注意改善婴儿的情绪 , 可以从环境、衣被、生活习惯、玩具、轻音乐等方面加以调节 , 这样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
7个月的孩子 , 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 明显地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 。当陌生人出现时 , 可停止微笑 , 并表现出察觉 , 甚至拒绝别人的摸、抱 , 对母亲产生依恋感 , 从母亲的爱抚中获得安全感 。
周岁以后的孩子 , 在情绪上较为成熟 , 开始尝试与他人交往 , 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 , 已经知道母亲不会丢弃他 , 不再害怕离开母亲 , 对新事物有“探求欲” 。母亲可适时地鼓励孩子的交往 , 接触社会 , 切忌娇惯、溺爱 。
是否注意观察婴儿的情绪 , 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的发育 。稍有疏忽 , 就可能会使孩子发育成一个退缩型、冷漠型、孤僻型或焦虑型的儿童 , 长大以后情绪不稳定 , 性格懦弱 , 缺少自信心 , 适应性差 。只有认真注意婴儿的情绪 , 给予正确的诱导、教育 , 孩子才会健康、顺利地成长 。
【婴儿情绪的识别和调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