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应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推荐阅读
???
??????????????????????????E????

【家教应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身心发育、智力发展、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 体格发育需要充分的营养物质  , 同样 , 心理发育需要良好的早期教育 。家庭是儿童获得早期教育的特定场所 。父母与儿童 接触的时间最多 , 对孩子的感情最深 , 观察也最细致 , 家庭教育不仅具有启蒙性和长期性 ,  而且还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 。?
家庭教育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 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 方法 。
婴儿期(1~3岁)的孩子能够自己走出户外 , 并随着智力的发展开始懂事了 , 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表现在占有欲、引人注意和恐惧心理 。两岁左右的孩子看到商店里的玩具就知道要了 。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 常常不打招呼就抢对方的玩具 , 一旦争夺起来 , 还会死死抱住不放 , 甚至抓挠对方 , 以维护自己的占有欲 。父母不应强制他“礼让”给对方 , 应幼导他跟小朋友一块玩轮流玩 , 共同分享乐趣 。
引人注意的心理表现在 , 孩子就会喊叫 , 或者要吃、要喝、要抱 , 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 如果父母抱起别的孩子 , 他也会嚷着要抱 , 这都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 , 父母应满足孩子的这些欲望 , 避免产生不正常的嫉妒心态 , 影响其身心发育 。另外这一期的孩子还会产生对某种东西(或动物)的恐惧心理 , 特别大人经常拿“打针”、“猴猴咬你”等来吓唬孩子后 , 孩子更加害怕 , 而且 往往还会产生“泛化”现象 , 见到同类或相似的东西就怕 , 怕这怕那 , 容易养成胆小怕事、 谨小慎微的性格 。因此应注意不要吓唬孩子 。?
此外 , 还要注意婴儿期断奶的心理卫生 。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事 , 应当在断奶的两三 个月之前逐渐增加辅食 , 使断奶“水到渠成” , 不能像有的妈妈那样搞突然袭击 , 与孩子隔 离或在乳房上涂上辣椒 , 一次不成再断一次 , 接二连三地给孩子以不良刺激 , 容易造成孩子 大哭大闹 , 甚至夜惊、拒食等 , 带来不应有的疾患 。?
幼儿期(也称学龄前期) , 指3~6岁的阶段 , 此时期儿童智力进一步发展 , 人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 , 其主要心理特点为 , 爱动易兴奋以及独立意向的出现 。有人把三四岁孩子独立性的表现称之为“第一反抗期” 。
常听有的父母说:“真气死人 , 才三四 岁的孩子就有主意了 , 听话了!”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 幼儿在心理发展上有个自我中心期 , 三四岁就表现出独立的愿望 , 虽然他们本事不大 , 但往往还要自己来 , 什么 都要自己干 , 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 , 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 同时也要注意正确对 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 要知道有时孩子的过错是偶然的、无意识的 , 不应过于责备 , 打击孩 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 , 特别是在幼儿期 , 他们喜欢自己做事 , 更显得爱 动 , 并且容易兴奋 , 吵吵闹闹没完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