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恐慌”

造成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明确我们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我觉得就一句话:培养人格健康并具有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 。
我发现中国的家长有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总爱对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种观念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做过调查,从1999年到现在,中小学生半数以上睡眠不足,超时学习越来越严重 。同时,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进前15名 。
童年本应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如今却变得如此沉重,充满了压力、紧张,自然谈不上创新发展了 。我因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童年恐慌” 。这种恐慌正在全国蔓延,都到幼儿园了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明确我们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我觉得就一句话:培养人格健全并具有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 。为此,我们必须寻求改变 。
一是改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学习观、成才观和成功观 。其中,特别要严格约束媒体和学校的导向,比如宣扬考试状元,或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张榜公布,等等 。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发现自己的潜能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
【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恐慌”】二是改变考试制度,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变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 。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应当倡导“三个注重”,即注重考查学生高中3年的一贯成绩,注重考查其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其独特优势和创新能力 。同时做到“两个扩大”,扩大高校自主并且多次招生的权利,扩大考生自主并且多次选择高校的权利 。
三是改变学校管理,用制度来切实推进和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例如,严格限制考试次数,一个学期的每门功课考试,中学一般不超过4次,小学一般不超过2次 。小学生每日只上半天知识课,另外半天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和体育活动,等等 。
四是改变用人制度,打破惟高学历是用的怪圈,为各类各级人才提供就业机会 。重要措施之一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各类专业的培训,大力推广证书制度,使职业合格证书成为就业求职最重要的凭证 。
总之,孩子教育需要社会与家庭共同配合,才能让孩子的童年不再出现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