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爱大自然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爱大自然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间的联系,并了解其特征,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理解,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加强环保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爱大自然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千年之前,孔子就提出“诗、书、礼、乐”的分科课程;夸美纽斯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 。为了让我班幼儿逐步实现多方面,多功能发展,实现幼儿园课程整体性、发展性的功能转向,我设计并开展了以下活动 。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间的联系,并了解其特征 。
2、情意目标: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理解,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加强环保意识 。
3、技能目标:运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初步认知和表达,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锻炼其模仿和表达的技能 。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学会各个感官的运用和交结是有一定难度的 。
活动准备
活动热身: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业:回家细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是通过看电视观察一些动物,第二天开展活动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写、画、表演(动作或声音的模仿)三种方式中的其中两种表达出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
活动准备: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几个小组,以竞争的形式打分,每个人可以不计次数的上台,次数越多,表达得越好,表达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 。最后评出冠军组、亚军组,并得到老师的奖励(什么奖励暂时保密),悄悄准备好与全班人数相符的奖状 。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环节:
师生一同大声喊出“我爱大自然”的活动标题,并分小组进行一个小组一个字的合唱式呐喊 。“我-爱-大-自-然”,继而音乐“春天在哪里”响起,大家随意的手舞足蹈的乐一乐,师生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
二、基本环节:
1.宣布《我爱大自然》活动开始,每个组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当小组长 。然后让同学们开始举手上台,用自己准备好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好的动物表达出来 。
2.强调纪律和要点:举手的小朋友按先后秩序上台,插队者取消参与活动的资格 。上台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画面的时候,台下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发出噪音者同样取消资格 。
每当一位小朋友表演完毕,台下“观众”可以发表评价、意见以及意见分歧 。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欢迎,必须在他下台时给予热烈的掌声 。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要负责鼓励组员上台,为小组加分,争得荣誉 。
三、结束环节: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兴致很高 。按照分数评选出冠军组和亚军组,增加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然后开始评选并且颁奖 。音乐“种太阳”轻声响起 。给每个上台的同学都发放奖状,有“最佳表演奖”若干张,“最佳模仿奖”若干张,“最佳表现力奖”,“最具风格奖”……没有上台的同学发放“好观众奖”、“最佳纪律奖”,总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奖状,时时有掌声,处处有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