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二 )


可惜的是 , 李世民过世后又是另一番光景 。唐高宗时期 , “避讳”之风再度盛行 , 一时间数不清的大臣和百姓为了避讳而改名 , 就连朝廷的“民部”也因要避讳李世民之名而改为“户部” 。唐高宗以后 , “避讳”的势头逐渐扩展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 , 唐朝时期李世民为了广开选士之路 , 特开了进士科 。当时的寒门学子 , 只要能登科 , 即可跻身仕途 。
在当时 , 几乎每个读书人都将登科入仕作为毕生目标 。因此 , 进士之争十分激烈 。有些竞争者 , 为了除掉对手 , 往往会不择手段 。关于李贺的传言传遍全国 , 所有人都认为李贺即便参加科举 , 考官也会将其除名 , 甚至李贺还会因参加考试而招致杀身之祸 。当时 , 有不少人登门拜访李贺 , 劝他放弃考试 , 免得招致横祸 。
流言蜚语传到韩愈的耳中 , 这位开明的大贤觉得非常荒唐 , 立即给李贺写了封信 , 让他放心大胆地参加考试 。韩愈的做法在当时成为舆论的焦点 , 为了抨击那些妖言惑众的竞争者 , 韩愈特地写了一篇《讳辩》 , 并在这篇文章中陈明了道理:
愈与李贺书 , 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 , 与贺争名者毁之 , 曰贺父名晋肃 , 贺不举进士为是 , 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 , 和而唱之 , 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 , 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 , 言‘在’不称‘征’是也 。”律曰:“不讳嫌名 。”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 。”……
可惜的是 , 舆论对这篇文章反响平平 , 劝李贺不参加考试的声音依旧响亮 。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文章插图
李贺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都用在读书上 , 自然不肯因为“避讳”而善罢甘休 。李贺听从韩愈的建议 , 毅然决然地进京赶考 。可惜的是 , 考官听取了舆论的意见 , 并未给予李贺参考的资格 。《旧唐书》记载:“李贺 , 父名晋肃 , 以是不应进士 。”
可怜备受瞩目的神童李贺 , 就这样被“避讳”害得终生不能进士 。在李贺短暂的人生中 , 他所留下的诗句多为批判性极强的讽诗 。或许是因为风格类似 , 李贺是鲁迅最喜欢的诗人 , 据说鲁迅先生年轻时最喜欢读李贺的诗 , 在鲁迅先生所收藏的诗文中 , 李贺的诗文最多 。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旧唐书》】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蜀汉灭亡时国库有2000斤黄金 , 孙吴灭亡时为何一两金子都没有?
三国演义是备受大家青睐的一个故事 , 其中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国相互抗衡 , 统治着自己的国家 , 数十年过去 , 当时的英雄豪杰也都渐渐老去 , 代替曾经那些君王的是他们的儿子 。最后辛苦打下的江山被后辈全都败坏干净 , 但是蜀国灭亡时国库有2000斤黄金 , 吴国灭亡时为何一两金子都没有?…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