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现在名字里带“国庆”、“建军”的朋友数不胜数 。老百姓给孩子取名时讨个喜气 , 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 并无是非 。不过 , 在古代 , 这种姓名恐怕会招惹意想不到的祸端 。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文章插图
倘若某人与皇帝的姓名相同 , 哪怕只是某个字同音 , 都是不被允许的 。《容斋随笔》中有这样的记载:“帝王讳名 , 自周世始有此制 , 然只避之于本庙中耳 。”从周朝开始 , 避讳便一直存在 , 只不过起初的避讳范围有限 , 仅存在于本家宗庙中 。不过 , 到了秦始皇以后 , 皇帝的名讳逐渐变得神圣起来 , 不容侵犯 。
“唯秦始皇以父庄襄王名楚 , 称楚曰荆 , 其名曰政 , 自避其嫌 , 以正月为一月 。”从秦始皇开始 , 月份和地名被划入了避讳的范围里 。到了汉唐时期 , “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 臣子不得与皇帝的姓名相同 , 只要有同音同字的情况 , 必须第一时间加以改正 , 否则便会面临杀身之祸 。中唐时期 , “讳害”逐渐扩大到整个皇室 。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文章插图
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贺 , 就曾深受“避讳”之害 , 一生郁郁不得志 。
李贺是个典型的神童 , 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 。韩愈、皇甫湜听说这件事时难以置信 , 特地来到李家 , 让小李贺写首诗 。结果 , 李贺提笔便写下一首诗《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 , 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 , 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 , 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 , 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 , 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 , 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 , 他日不羞蛇作龙 。
韩愈二人大惊失色 , 李贺的名声不胫而走 。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小神童 , 为了圆仕途梦 , 与普天之下的学子一样 , 寒窗苦读十年 。元和二年 , 十八岁的李贺来到考场上 , 成功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 来到京城参加京城进士考试 。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文章插图
面对考试 , 李贺游刃有余 , 李家皆认为李贺非常有希望金榜题名 , 对其寄予厚望 。此时的李贺 , 才名已远播大江南北 , 所有参加考试的读书人都知道有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名叫李贺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 , 李贺及第的可能性越大 , 同期的考生便越嫉妒 。
有些竞争者 , 为了解决掉李贺这个障碍 , 在“避讳”上大做文章 , 利用舆论妖言惑众 。“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 , 子不得举进士 。”原来 , 有心人特地调查了李贺父亲名晋肃 , 李贺父亲名字里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字同音 。
于是 , 这群人称李贺应避讳父亲之名 , 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
因为名字中的一个字,竟然被耽误了一辈子,“避讳”之风越刮越凶

文章插图
虽说在秦始皇之后 , “避讳”的风气越来越盛 。不过 , 唐太宗比较开明 , 他登基后并没对避讳一说当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