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长们力图不让孩子受一点伤,不受一点打击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度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 。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对人际关系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内容 。应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自尊、自信,从而获得成功 。
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有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 。同时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 。这时,我们会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色彩鲜艳的毛绒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儿,帮幼儿穿好衣物、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这样孩子就不会哭闹,反而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
【悉心呵护孩子心理健康】发挥游戏功能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得到良好发展 。
积极地正面引导
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 。在教育活动中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 。
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 。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 。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 。使幼儿正确地评价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
注意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的形式,对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