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迷糊妈!如何正确带宝宝看医生

带宝宝看病不仅是个苦差事,还是个技术活儿,因为除了挂号、检查、领药这些基本工作外,还必须作对判断、做好准备,否则就有可能花费更长时间等待甚至白跑一趟 。这样既折腾了自己,更耽误了宝宝 。伊利母婴团为宝妈们总结了一套实用就医攻略,协助宝妈们高效地完成带宝宝看病这项艰巨任务!
选择就诊时机
宝宝生病分很多种情况,有些症状出现,即使是半夜也要立即就医,有些情况则可以在家观察几天再说,因学会判断就医时机很重要 。
这些情况要紧急就诊:

不做迷糊妈!如何正确带宝宝看医生

文章插图
  • 新生儿或小婴儿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呛奶或吐奶严重、精神萎靡、发热,均需尽快就诊 。
  • 孩子高热退烧后仍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剧烈哭闹,和平时状况相差较大,意味着比较严重的疾病,要立即就诊 。
  • 惊厥:即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 。
  • 喘憋:体温正常但呼吸急促,咳嗽频繁,并伴有喘憋,可能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应带孩子急诊治疗 。
  • 急性喉炎:如发现孩子咳嗽声音怪异,像老头咳嗽,或像狗狗叫,并伴有呼吸急促,口周青紫,孩子可能患急性喉炎,需急诊治疗 。
  • 脱水:如孩子呕吐严重,喝了水就吐,几乎不能进食水,并伴有腹泻发热,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烦躁,可能已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就诊 。
  • 意外伤害:异物吸入、严重外伤、误服药物等意外情况,需急诊就医 。
这些情况需要立即复诊:
  • 孩子初次就诊时只是发热,回家后病情又所变化,比如出现明显的咳嗽喘,或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要及时复诊,以免延误病情 。
  • 就诊后3天仍发热不退建议复诊 。
  • 就诊后不仅体温下降不明显,咳嗽反而有明显加重建议复诊 。
就诊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慌忙带娃出门看病,一定要做好以下这些准备:
不做迷糊妈!如何正确带宝宝看医生

文章插图
1、 物品准备:社保卡、病历本、现金或银行卡 。
【不做迷糊妈!如何正确带宝宝看医生】2、 如果宝宝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好携带大便样本,所留大便不要放在尿布上或纸上,这会影响检查结果 。可将大便盛放在干净的玻璃或塑料小瓶中,或放在保鲜膜中 。保留时间不要太长,越快送检越好 。
一般大便留取后1小时内化验比较准确 。
3、 收集整理宝宝最近几天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饮食、大小便的具体情况 。
就诊时,最好快速有条理地回答医生的这些问题
部分地区医疗资源有限,很多门诊的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面对大量的门诊病人,如果病人能简单明了的叙述病情,就可以帮他们快速地、准确地做出判断,也能更迅速的为宝宝诊断 。因此建议宝妈们学会准确的回答下边这些问题 。
不做迷糊妈!如何正确带宝宝看医生

文章插图
针对发热、咳嗽的宝宝,医生可能会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