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汝窑以其文静淡雅的天青釉色及端庄秀丽的造型,而赢得宋代五大名窑排行榜第 一的桂冠 。宋时就有汝为魁的说法 。南宋人叶--(坦斋笔衡)中也说:“汝窑为魁 ”明代王世懋(记录江编)也把汝窑放在官窑之前,说:“宋时窑器,以汝为第 一 。而京师自制官窑次之,”清代乾隆年间官方修订的 (钦定续通志)“器服略,历代陶器“中也说:“汝”比“官”优,“清秘藏汝窑器,玛瑙釉小--,汝窑壶、汝窑方圆瓶较官窑滋润” 。可见汝为魁的说法是历史公认的,正是汝窑器的精美卓 越,才备受皇 家垂青 。于是朝廷选派督窑官,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 。有专家认为仅为20年,即宋哲宗元—元年至宋徽宗--宁5年,1086-1106年 。后因战乱,宣政间京师自制窑烧造青瓷,名曰“官窑”汝窑遂为北宋“官窑”所取代 。

汝窑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文章插图
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 。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出这种颜色 。一时间,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 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出了令宋徽宗满意的天青色 。而天青色釉也就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
宋人欧阳修在《归田集》中对汝窑的论述:汝窑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翠青色 。而汝瓷真正的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显,器身不透光亮,因此不排除后人把珍品当作“陶”而丢弃,故存世甚稀 。而《清波杂 志》里宋人周辉对汝窑的精述,汝瓷以釉取胜,当代青瓷不能同比,真品釉色青中泛滥、纯净、温润,釉面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它既不同钧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 。当时汝瓷是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现从文献可知,汝瓷也可民用,绝非“严禁民用”之说 。对自藏汝窑瓷及由此对整个汝窑作较全面简述的则是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中提及,“汝窑,余尝见之,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 。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面可视碧玉,也不为过 。所有历代青瓷应以汝窑为冠 。”
汝窑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文章插图
汝窑釉面有独特的质感,其造型之丰富;器型之规整;釉色之莹润;比例之协调;开片之妙趣;曲线之优美,都做到了极 致 。其朴实无华与雅致高尚确非当时瓷窑可比的,所以它无愧于“汝窑为魁”的称号 。
【汝窑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汝窑非汝瓷,只是颜色接近而已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二零一二年,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二点三亿成 交,让汝瓷这一传奇国宝家喻户晓 。但,台 湾人聪明地打起了汝窑这个概念,而回避了汝瓷这个核心 。
汝窑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文章插图
无论拍卖还是馆藏的汝瓷、官窑、哥窑、钧窑,他们自古以来,大部分都是用作香器、陈设器、文玩用器,如笔洗、花盘、香炉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汝官哥窑极少出现茶杯或酒杯、为什么景德镇会成为瓷都而不是其它任何窑口、为什么大部分高 档餐具盛放食物的部分都是白釉或者釉下彩 。
汝窑瓷器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一开始仿烧汝釉瓷器,清代雍正、乾隆、道光各朝也都有仿烧,但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所仿汝釉瓷器只是模仿汝窑瓷器的釉色,基本不模仿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