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1万就卖!多家央企密集转让旗下房地产项目 释放什么信号?

_原题为:最低1万就卖!多家央企密集转让旗下房地产项目,释放什么信号?
摘要【最低1万就卖!多家央企密集转让旗下房地产项目 释放什么信号?】证券时报采访人员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11月2日至16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这些项目的出资人几乎都为央企,其中,招商、华侨城、金茂等房地产央企股权转让频繁 。
近期,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明显增多 。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11月2日至16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这些项目的出资人几乎都为央企,其中,招商、华侨城、金茂等房地产央企股权转让频繁 。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直接原因是融资环境收紧,“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下,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规模房企尚且需要股权变现以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 。预计未来房企股权转让的现象将继续增加 。
央企密集转让地产项目股权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而今年前10个月的项目数量分别为:2月2个,3月2个,5月3个,7月1个,9月3个,10月7个,11月仅半个月的数量就已经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
这些项目的出资人几乎都是央企,包括招商局集团、华侨城集团、中化集团、光大集团、中航工业、中信集团、中国电建、新兴际华集团等8家 。
在18个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中,招商局集团、华侨城集团、中信集团、中航工业、中信集团旗下各有2个,中化集团旗下有3个 。这些项目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已经资不抵债 。其中,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旗下公司转让项目频繁 。
如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蛇口于11月2日和11月3日先后转让两个房地产项目,分别为深圳市太子湾商储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23800万元债权和深圳市商启置业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分别为109816.45万元和260164万元,这两家标的公司均为亏损状态 。
华侨城集团旗下华侨城也于11月3日和11月6日先后转让两个房地产项目,分别为武汉天创置业有限公司30%股权及相关债权和温州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底价分别为197739.1699万元和27054万元 。这两家标的公司也均亏损,并且均已资不抵债 。
中化集团旗下中国金茂更是先后3次转让子公司房地产项目股权,11月4日挂牌转让青岛方靖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500万元债权,转让底价为4007.72万元;11月11日挂牌转让常州龙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5%股权,转让底价为86609.97万元;11月13日挂牌转让福州滨茂房地产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底价为52556万元 。这3家标的公司同样均为亏损状态 。
值得注意的是,与动辄几千万甚至几十亿的转让底价相比,11月转让项目中有的底价不足50万元,甚至仅要1万元 。11月9日挂牌转让的河北际华润泽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51%股权,转让底价仅为1万元,最新财务报表显示,标的公司虽然仍盈利但已经资不抵债 。11月11日挂牌转让的北京隽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也仅为49万元,最新财务报表显示,标的公司亏损并且已经资不抵债 。

最低1万就卖!多家央企密集转让旗下房地产项目 释放什么信号?

文章插图
融资监管新规下股权转让或继续增加
对于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原因,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朱一鸣认为,主要是融资环境收紧 。融资监管新规“三道红线”出台后,大部分房企有一条或多条指标“踩线”,政策压力下,房企开始主动调整融资结构,通过增发新股、子公司IPO等方式加强股权融资,而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