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春季常见的佝偻病


小儿春季常见的佝偻病

文章插图
第三大类:其他疾病
不少疾病与春季病毒活跃且感染机会多、宝宝体质相对较弱等因素有关,切不可麻痹大意 。
疾病名称: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春季常见的佝偻病】病征: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通常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
一般经5-7天痊愈 。
治疗:
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如高烧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鼻塞症状重者可用滴鼻净滴鼻,每天2-3次,每次每鼻孔1-2滴;止咳祛痰的药物最好用中草药制剂,而少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糖浆等;常用的中草药制剂有小儿止咳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除合并有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 。
居家护理:
?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温度、湿度 。
?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 。
疾病名称:佝偻病
病征:
我国3岁以下小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之一,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初春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 。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喜哭闹、烦躁、晚上睡眠不安,易惊醒,常有夜啼,出汗多等现象,尤其在刚入睡时,常常汗湿枕头 。多数小孩经常摇头、擦枕,造成枕部一圈头发脱落,医学上称之为“枕秃” 。
治疗:应在小儿有早期症状时进行治疗 。佝偻病治疗是较为复杂的,医生必须根据小孩病情轻、重,病程长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 。
居家护理:
?按照医生嘱咐服用维生素D及钙片 。
?每天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 。
疾病名称:鼻出血
病征:儿童在春季发生鼻出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季节 。而且,这种鼻出血多呈突发性 。
治疗:应将宝宝的身体横置前倾,以防血经咽喉入胃而引起呕吐;再用食指和拇指紧捏其鼻翼上端,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可自行止血;也可用消毒纱布卷成半支香烟状,塞放到上唇与齿龈的穹窿处,然后横着食指在鼻孔下压迫上唇;或者用冷湿毛巾敷前额和鼻骨处,以热水烫脚,使出血处血管收缩和下肢血管扩张而达到止血目的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止血,就应立即就医 。
居家护理:
?以止血为目的,一般均可止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