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的天价田黄如何去收藏

从这几年的市场表现看,田黄的价格已由“一两田黄一两金”涨到“一两田黄万两金” 。有人称,“当前投资,首 选田黄” 。那么,田黄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就目前市场环境来说,投资田黄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一是田黄属于资源型藏品,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二是市场体系完善,一级市场、拍卖市场流通方便;三是当前也的确是个好时机,有精品出现,市场也比较理智,价格稳定 。

拍卖会上的天价田黄如何去收藏

文章插图
根据史载,我国投资收藏界的“寿山石热”,早在清代以前已经兴起 。而寿山田黄里边有种田黄冻,品质通灵澄澈,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自古便极为稀罕,直接被朝庭列为贡品 。文人学士都认为收藏或使用田黄章,比珠宝、翡翠更高雅和有品位 。
田黄胚胎是没有石皮的,在金属元素的不断堆积与氧化作用下,田黄的外层逐渐堆积起一层皮壳 。且随着周围生长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 。皮色层次越多,说明这块田黄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复孕育次数越多;石皮越是厚重,证明田黄在河道内的生长时间也越是久远 。
拍卖会上的天价田黄如何去收藏

文章插图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寿山石雕行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寿山石收藏之风盛行 。由于市场的推动,人们对寿山石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珍贵的田黄自然是藏家们争相收藏的珍品,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影响到海外,同时也受到不少海外藏家的青睐 。也正因此,人们对寿山石及其雕刻品的鉴赏活动与收藏价值的探讨也逐渐活跃 。
田黄市场价值的增高也使得人们对雕刻工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对田黄雕作品的欣赏离不开对刀法的欣赏 。刻雕工艺要求画面布局依石就形,起伏转折恰到好处 。繁复而不失细腻,线条流畅,刻画工艺生动传神 。作品文学艺术底蕴深厚,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 。在设计上为为作品增添美感和内涵 。作品造型面圆润光滑,这既是对石材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雕工的要求 。不能因为石材的缺陷而导致作品艺术形象的不丰满、不完整,导致作品造型不自然的凹凸与僵硬 。当然,同样的在雕刻工艺中也不能有失误,否则作品价值会大大下降 。雕刻中的细腻处理,可以体现出雕刻者修 炼深厚 。
拍卖会上的天价田黄如何去收藏

文章插图
田黄仅仅产于寿山石溪所流经的寿山乡的某一带水田底古砂层上,而未经寿山石溪润泽的水田竟无一块田石出产 。这样的事实,难免为原本就因其入帝王梦境的传说而变得尊贵的田黄再次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实际上,田黄是山体自然剥落之后随水流冲刷至水田之中,又经了上万年的自然蕴藉与侵润,可以说,无数的机缘巧合才得以孕育出田黄这一 天赐之物,加之“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说田黄神秘也并不为过 。再加上田黄为宫廷所重,大部分的田黄流入宫中,民间文人雅士能够获得的田黄相对偏少 。
【拍卖会上的天价田黄如何去收藏】田黄身价百万,给小小的寿山村带来了暴富的传说 。“不是有很多暴富的故事,但确实有 。”上世纪80年代,石商陈孔兴就曾经遇到这样的好事情 。原来,村里其他 人在自己田里挖石头时挖到一块大“牛蛋”(即实心的普通石头),因为没有带手电筒,目测判断是普通石头就随手丢掉了 。陈孔兴对田黄很熟悉,感觉这块牛蛋可 能是田黄,于是捡回家冲洗后用手电筒一照,全是通透的,果然是田黄!这块重1斤6两的田黄最 后卖了4万多元 。曾经经过他手中的还有一块9斤重的田 黄,1985年以13万元卖给北京荣宝斋,目前价格已经飙升至亿元,另一块卖给香港房地产商的石头有10斤重,最 新报价达3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