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揪尾巴教案


亲子游戏揪尾巴教案

文章插图
《揪尾巴》是一个民间游戏 ,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追跑能力 , 以及孩子的应变能力 ,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师在活动中 , 着重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 改变了以往以幼儿动作发展为唯一教学目标的模式 , 因为运动兴趣是幼儿参加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 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 为达成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提供重要条件 , 而且能为其今后终身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
在活动中 , 我先让幼儿观察老师把尾巴插在背后 , 示范玩法 。然后让幼儿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揪住别人的尾巴?还可以怎么玩?通过讨论 , 集思广益 , 帮助个别幼儿 , 打开其思维 , 使运动内容更丰富、更新颖 。在此基础上 ,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 , 开展活动“揪尾巴” 。教师把孩子们分成5人一组 , 划好区域 , 在一定范围内“揪尾巴” 。孩子们在活动时 , 兴致极高 , 个个积极参与 , 大家争着、抢着揪别人的尾巴 。
【亲子游戏揪尾巴教案】当然 , 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 , 而忽略了反追、抢的权力 。我能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 , 提出建议 , 希望下一组能改进 。也正因为我不时提出的建议 , 所以活动开展的还算顺利 , 也出现了很多搞笑的画面 。
新课程中一再强调: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则 。在预设的活动中 , 教师除了游戏“揪尾巴”以外 , 还给孩子一段时间 , 让孩子自由玩自制的尾巴 , 在玩中探索新的玩法 , 每当发现新的玩法时 , 及时肯定、表扬 , 并跟他学 , 从而增强他的自信 , 激发他的表现欲望 。活动最后 , 教师则把孩子召集在周围 , 大家坐下边休息边聊聊自己刚才最有趣、最开心的活动及玩法 , 在轻松、愉快、平等、朋友式的聊天中 , 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 从中真正体验到了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
在主题背景的活动中 ,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选择教材、运用教材时 , 一定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孩子的兴趣点 , 来选取、整合教材 ,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 同时 ,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欲望和愿望倾向 , 以各种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 , 才能逐步使孩子的运动兴趣向高层次、长久性和稳定性发展 。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