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变色鸟教案( 二 )


师:我请小白纸来吃果子 , 这里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果子 , 先请它吃黄色的果子 。
我们一起对它说“请你吃颗黄果子 , 咕咚 , 吃了一颗黄果子”(老师边引导 , 边在纸上舀黄颜料) , 再请它吃红果子 , 对它说“请你吃颗红果子 , 咕咚 , 吃了一颗红果子” , 最后再请它吃蓝果子 , 对它说“请你吃颗蓝果子 , 咕咚 , 吃了一颗蓝果子” , 吃饱了 , 拿纸帮它擦擦嘴 , 猜猜会怎样?(老师边问 , 边擦颜料)
幼1:它会变出红红红红的 , 像太阳一样的颜色 。
幼2:这些颜色会在一起做好朋友 , 变出红色、黄色和蓝色 。
幼3:它的脸会变得很好看 。
师:到底会怎样(老师边说边拿起作品)看 , 哇!真漂亮 , 原来这三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很多很多的颜色 , 真好看 。(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高兴的拍手) , 那你们觉得这像什么?
幼:
像一个外国人 , 这是他的眼睛 , 他的头发在飞一样 。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 , 看看你们喂了果子后会擦出了哪些原来没有的颜色 。再看看它像什么?
(三)作品展示 , 激发幼儿借形想像 。
幼儿自主操作 , 进行“喂小白纸吃果子”的探索活动 。
师:哇 , 真漂亮 , 你们都变出了什么好东西!说说它像什么?
幼1:像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
幼2:像海边的小贝壳在唱歌 。
幼3:
像一个人正拿着扫把在扫地 。
幼4:
像一只彩色的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
师:哇 , 你们的本领真大 , 擦出了这么多像金鱼、小鸡、贝壳等可爱的好宝贝 , 真是太有趣了 。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 , 但小班孩子的想像往往依赖于成人语言的描述和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 所以我以形式有趣的“玩色活动”为平台 , 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活动的一开始我以故事的形式引出 , 让孩子们融入在故事的情境中自由联想 , 让他们想像自己是小白鸟 , 想想自己飞啊飞会看到什么 , 他们有的说“看到了高高的山和美丽的树林” , 有的说“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朋友在做游戏”有的说“遇到了很多的朋友” ……其间充满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经验的再现 , 当说到吃了各色的果子后会长出什么颜色的羽毛时 , 孩子们又根据自己的喜好说了“会长出彩色的” , “美丽的” , “五颜六色的羽毛” ……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像都是渗透在情景故事中的故事情节想像 , 他们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 而不去考虑想像的目的 , 这里培养了幼儿的再造想像 , 接着我又将这一内容有机的联系到生活中 , 通过拟人化的“喂白纸宝宝吃果子”这一活动形式 , 通过红、黄、蓝三种色彩鲜艳的颜料诱导的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请你吃颗*颜色的果子” , “咕咚 , 吃了一颗*颜色的果子”等 , 充分调动幼儿想像的兴趣 , 让幼儿在感知活动中大胆猜测颜色的变化 , 想像美丽的画面像什么 , 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很强烈 , 迫不及待的和老师一起边喂边说 , 使他们自然的进入和老师一起喂白纸吃果子的角色 , 从而对颜色的变化进行大胆的幻想 , 最后让幼儿在自主操作的活动中 , 萌发他们对颜色变化探索的兴趣 , 并激发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来借形想像 , 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想像是主动的 , 他们能有兴趣的对自己的画面进行创造想像 , 有的孩子说“像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 有的说“像海边的小贝壳在唱歌”,有的说“像一个人正拿着扫把在扫地”……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