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穿鞋的三大误区 影响骨骼发育

宝宝开始学走路,是爸爸妈妈们都喜出望外的,看着宝宝一步一步站起来,父母们也是感到十分骄傲和欣慰 。那么宝宝会走后,自然就要开始穿鞋,但是育儿知识告诉我们,穿鞋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走进了穿鞋误区,则就有可能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
宝宝穿鞋的三大误区 影响骨骼发育
【宝宝穿鞋的三大误区 影响骨骼发育】
一、鞋底的弯曲度不是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但鞋底过软的话就不能支撑脚掌,容易使宝宝产生疲劳感 。其实,鞋的舒适感除了来自合适的软硬度外,还取决于鞋底的弯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弯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脚的腰窝处,这样容易伤害宝宝比较娇弱的足弓 。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相符,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
二、鞋帮、鞋面不是越软越好
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如果鞋帮太柔软的话,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 。因此,童鞋的后帮应该是硬挺、包脚的,从而减少脚在鞋内的活动空间 。童鞋的鞋面如果太软,会难以抵抗硬物对脚趾的冲撞,加上宝宝走路有用脚踢东西玩的习惯,鞋面过软则可能对儿童的脚趾有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伤害 。不过,脚背处的鞋面还是要柔软些,以利于脚部的弯折 。
三、鞋底不是越厚越好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穿厚底鞋,能够防止脚底受冻,起到保护脚的作用 。但是在行走时,鞋随着脚部的运动需不断地弯曲,鞋底越厚,弯曲就越费力,尤其对于爱跑爱跳的宝宝来说,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脚的疲劳,并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及腰部的健康 。另外,厚底鞋为了表现曲线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这会令整只脚前冲,破坏脚的受力平衡,宝宝正在骨骼生长期,如果长期穿高跟鞋,对脊椎和脚骨的发育都是不利的,甚至严重者将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因此,儿童鞋适宜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不宜太高,当然有点厚度还是有好处的 。
所以,这三个误区是家长们很容易进入的,同时也是很多育儿经验不充足的家长不注意的地方 。幼儿时期的骨骼发展对一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尤其是身高和形体方面,所以,家长们要重视起来,也可以向母婴专家询问儿童穿鞋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免犯下致命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