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新“警报” ,老二高情商背后有真相( 二 )


而正确的态度是,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视同仁 。
与一视同仁相对的,有这样几种错误做法 。
1、过老大过于关注和宠溺 。很多父母很担心老二的到来会对老大造成心理伤害,如果老大的排斥感再表现得强烈一些,父母的天平就开始自然向老大偏移,因为老二毕竟还小,不会给大人出太多的难题,而老大撒泼打滚,或是撕心裂肺地哭闹,再加上点语言威胁,大人是很难招架的 。我听说过一个二胎妈妈,因为老大很排斥老二,她从老二出生就没有喂过奶,也从不敢在老大面前抱老二,把老二完全抛给保姆,每天在家躲着老二走 。
听起来真是夸张,但这样的妈妈的确存在,就会本能地会疏远老二,以此来向老大表决心,证明自己的爱没有变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老二缺少爱,内心的渴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日后要么变得内向敏感,在家里小心翼翼,看老大脸色行事;要么也会像老大一样变得无理取闹,以此来争夺父母的注意力 。
2、对老二过于关注和宠溺 。
老二总是能天然地得到大人的关注,因为弱小就是一个天然优势 。让着小的,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思维,大欺小,总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小婴儿那嫩嫩的皮肤,萌萌的样子,的确讨人喜欢,比起应付一个已经会顶嘴叛逆的老大,抱着一个软软的小婴儿反倒是一种轻松 。那结果呢,与上一种情况正好相反,老大会因此变得唯唯诺诺或是无理取闹,老二则习惯强势,不容他人挑战他的地位 。
3、两个孩子都不宠溺,但对老大过分严厉 。有的家长不会有意偏向任何一个孩子,但在教育过程中,一向过于严厉,这会让还不懂事的老二看在眼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 。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她对于上小学的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希望他能有出息,每次遇到问题,就会把儿子带进一间小屋子里,大声地骂,有时还会动手 。每当这时,只有两岁的妹妹就会在门外偷偷地听,并且紧紧抱住保姆,在保姆怀里打哆嗦 。虽然这个妈妈从来没有对妹妹凶过,都是和颜悦色,甚至是讨好,但妹妹一直和妈妈很疏远,反而和哥哥的关系很好 。
很显然,妹妹从妈妈对待哥哥的态度中,看到了一个凶恶、可怕的形象,她会以人推己,担心自己长大了,妈妈也会像对待哥哥那样对待自己 。
所以,二胎家庭不仅要做到一视同仁,还要注意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态度,也就是说,态度不仅要一致,更要有分寸 。当你对一个孩子吼叫时,另一个孩子一定会看在眼里,内心有所活动,你与老大、老二各自的亲子关系会彼此影响,并最终交织在一起 。如果没能协调好其中一组,越搅越浑,最后焦头烂额,无从下手 。
一视同仁,说来容易,操作起来就会困难重重,因为两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年龄差异、父母及老人能否达成一致,这都会影响到是否能做到公平 。其实,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也不是机械的要求,不是每一份食物和玩具都要50%平分,不是每一次争执都要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拿出一个一以贯之的态度,不偏袒的态度,只是就事论事、把事情处理好的态度 。
两个孩子争抢玩具是最常见的情况,这也是考验父母是否公平的第一关 。我的做法是,先观察,不言语,看看两个孩子是如何自己处理这种情况的 。
比如,有时两个孩子同时发现一个好玩的东西,同时去拿,总有一个先拿到的,通常会有这样两种结果出现:没拿到玩具的那个就在旁边看着,想一想,然后走开,去找其他玩具 。这说明孩子自己能在内心摆平这件事,觉得玩不到也无所谓,可以去找替代的东西,那好,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处理方式,大人就要尊重,不去干预,两个孩子也自然相安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