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清朝的皇帝中,最倒霉的估计就是嘉庆了 。他继位后,先是被太上皇执政三年,自己没有实权 。到了自己当皇帝了,天下接二连三的闹起义,遍地是反贼,刺杀他的人都闯进了紫禁城 。嘉庆年间,最猖狂最难对付的就是白莲教 。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尽管朝廷调出了数十万人马去镇压起义,奈何白莲教在民间势力错综复杂,难以剿灭 。而且当时的清朝,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入关那些年 。经历了乾隆盛世后,八旗军和绿营军都成了养大爷的军队,有的士兵连马都上不去,战斗力快弱成了渣子 。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白莲教发起于四川、湖北等地,这些地区的起义也是最根深蒂固,难以铲除的 。朝廷遇到了如此劲敌,但是作为云贵总督的大臣却并不卖力 。他接到朝廷的命令,被催促全力剿匪自身是并不情愿的,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家底儿被打仗给折腾光了,为了能顺利交差,干脆想出了招安的馊主意 。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说这是个馊主意呢?看看当时的时局,从嘉庆元年就开始闹腾的白莲教,早就与朝廷水火不容 。两方之间你杀我的大臣,我杀你的教徒,从最初的闹事和镇压已经演变成了深仇大恨,这时候让人去招安这群杀红了眼的教徒,那不是送死吗?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被这个总督选中的人,就是他一直非常记恨的一个清官,名叫刘清 。这个官员是当地的一个知县,因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因此在民间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刘清不仅断案公正,也不巴结上官,对于自己的上司云贵总督,也不曲意逢迎,这就令此人很不爽,于是这次掉脑袋的差事就轮到了刘清的身上 。
令刘清自己都没想到的事,他去白莲教的地盘谈招安,居然碰上了一个非常敬重自己的首领 。原本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这个首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他为官清廉的敬佩,还说四川也只有刘清一个好官了 。在刘清的说服下,这个首领就跟着刘清回到了清军大营 。可是没想到这个云贵总督出尔反尔,表面说招安,一看贼首到了马上下令逮捕,随后将其押送进京 。
一位知县盛名在外,连土匪对其都礼待有加,嘉庆得知屡次升其官职

文章插图
这样一来,刘清等于出卖了信任自己的人,十分愧疚 。但是他没想到,这个教会首领见到嘉庆的时候,还为他说话 。贼首痛骂了清朝的腐败和无良,说要杀尽清朝狗官 。嘉庆问他,莫非我大清一个好官都没有吗?他却说,只有一个就是刘青天!看来,这个人也明白不是刘清出卖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敬重他,也坚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
最后这个首领被处以凌迟,但是刘清却因为他临死的一番言论得到了皇帝的器重 。嘉庆认为,连一个临死的贼寇都念着他的好,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清官 。此后刘清的好名声传得更远了 。当多年后叛乱全部平定,嘉庆还没忘了这个招安有功的刘清,赏赐他顶戴花翎,又给他升了官 。
晚年时,刘清在山东任职,任登州总兵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平乱,受到百姓一致褒奖,成了山东名宦 。最后1827年在山东病逝,享年85岁 。
参考丨《清史稿》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曹操早就知道“三马同槽”,为何不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