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儿冬季腹泻用药误区


导读:冬季腹泻,又叫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不同于夏季细菌性腹泻,轮状病毒在-20℃还能稳定存活,煮沸则可使之迅速死亡,酒精等消毒剂也可将其杀灭 。冬季腹泻季节性强,每年冬季发病,12月份达到高峰 。冬季腹泻,又叫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不同于夏季细菌性腹泻,轮状病毒在-20℃还能稳定存活,煮沸则可使之迅速死亡,酒精等消毒剂也可将其杀灭 。冬季腹泻季节性强,每年冬季发病,12月份达到高峰 。
冬季腹泻有“三多”、量多、水分多,易致患儿脱水,严重可危及生命 。不少医生和患儿家长在用药治疗上存在误区,不但影响药物疗效,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
误区一
抗生素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 。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较多,如家长心急,擅自加大药量;一种药不行,再加一种,盲目联合用药等 。
易用错的抗生素还有:
氟哌酸(诺氟沙星)——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该药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 。但该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疗小儿秋冬腹泻无效 。该类药物有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
痢特灵——有的人一腹泻就吃痢特灵 。其实该药主要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秋冬腹泻是病毒引起的,用痢特灵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痢特灵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
>>进入【感染小儿轮状病毒怎么办?】宝宝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症状,治疗疫苗积极参与【秋冬季腹泻的抗争记录】活动
推荐阅读 小儿冬季腹泻的2个“血的教训”
导读:冬季腹泻,又叫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不同于夏季细菌性腹泻,轮状病毒在-20℃还能稳定存活,煮沸则可使之迅速死亡,酒精等消毒剂也可将其杀灭 。冬季腹泻季节性强,每年冬季发病,12月份达到高峰 。
误区二
许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生腹泻,就立即使用止泻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 。
易用错的止泻剂有:
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 。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治疗 。但其作用强烈,直接作用于肠壁,抑制肠蠕动和收缩,迅速止泻 。低龄儿童服用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 。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2岁以下婴儿禁用 。该药也叫止泻宁 。该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 。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 。
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 。该药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及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从而起到止泻作用 。但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长期服用可影响肠道营养吸收,因此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 。
>>进入【感染小儿轮状病毒怎么办?】宝宝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症状,治疗疫苗积极参与【秋冬季腹泻的抗争记录】活动
推荐阅读 小儿冬季腹泻的2个“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