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装饰繁密是典型元青花的重要特点,它们由细巧的文化组成若干条带环绕器身,装饰带数量通常很多,但惟独没有7层的,因为这个数字和蒙古族的丧葬与元代的刑罚有关 。相反,9层装饰带的元青花却为数不少 。

元青花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文章插图
元青花纹饰中龙的形象身体修长,头小颈细,角如鹿角,鳍如锯齿,龙鳞有鱼鳞和席纹两种画法,龙爪如镰刀状,以三爪居多,五爪不常见,龙尾有尖如蛇尾,也有呈火焰状的,多为张嘴姿态 。元青花中的凤纹分为凤、凰两种,凤在上,凰在下,且凤头上有冠 。凤凰通身绘鱼鳞状羽毛,尾羽分叉为二至七尾,三条者较为多见,尾部卷曲如卷草 。
【元青花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元青花器物之所以采用了故事题材绘制,与元代民间文学和戏曲的兴盛密不可分 。元初,民族矛盾和阶 级矛盾十分尖锐,科举制度废止,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紧缩 。无法入仕,大量知识分子便散落市井,诞生了一批“书会才人”,他们以创作曲艺底本为生 。民间戏曲也因为书会才人的加入,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盛景 。当时戏剧演出广泛,上自帝王,下至平民,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 。在重视文人的宋代,这些书会才人本应成为社会中坚的士大夫阶 层,但因历史的变故,意外地为元代戏曲的繁荣贡献出卓 越的才华 。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元杂剧大家关汉卿 。
元青花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文章插图
有的按假的流出国 门,有的在民间弃置无用 。看到真东西被带上假货的帽子,不少识者愤慨疾呼:保护国宝!官方难以启动,民间人士在一些接触实际,思想开阔的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下遂自发研究中国的元青花 。2004年11月在山东济南三仙堂宾馆召开了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一百余位专家、学者、藏家汇集一堂,向全国、全世界大声疾呼中国民间有元青花,值得重视,值得研究,掀起了中国民间元青花研究的热潮 。
由于存量稀 少,元青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专家认为,元青花上承宋瓷,下启明清瓷,首先,它在烧制方法上有了突破———采用釉下彩技术 。其次,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元青花的珍贵,还与进口料有关,其中一种苏麻离青料,原产于波斯卡山夸姆萨村,古文献记载为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带回中国,往往用于青花的点睛之笔 。
元青花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文章插图
元青花采用的是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钴料 。进口料含铁钴比高,呈色浓艳,蓝中闪黑,侧看有一层锡光,局部有下凹感,此种料大都用于高 档瓶、罐一类大件琢器与大盘上 。国产料含锰钴比较高,呈色浅淡,个别的灰暗,常用于民间日用的大众瓷上 。用进口料绘画的高 档瓷上纹饰繁密,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以缠枝花卉者多,其次是龙纹,人物画题材的元青花尤其少见 。题材内容主要是人物故事等 。国产料绘画的普通瓷,纹饰简单,画笔粗率,以折枝菊花、梅花、栀子花居多 。
元青花瓷绘画风格潇洒豪放,笔法流畅自如,层次简繁任意,不区格调,元青花瓷不愧是中国古代不朽的艺术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