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手足口今年还会“中招”

【得过手足口今年还会“中招”】
正确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
手足口病非终身免疫 
最近 , 笼罩全球的猪流感阴影让不少广州市民谈流感色变 。其实五月的广州 , 除了预防流感外 , 还有一股蠢蠢欲动的传染病暗流值得大家提高警惕 , 那就是手足口病 。
同样是五月 , 去年在广东珠三角和全国多个地区出现的手足口病疫情曾让许多家长措手不及 。而采访人员最近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 从今年2月底开始 , 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人数明显增加 。引起手足口病的二十多种肠道病毒中 , 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往往会引起重症病例 。专家提醒 , 手足口病不是终身免疫 , 去年得过今年同样可能再得 , 家长应该学会辨认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险因素 ,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 , 并且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无力、皮肤湿冷等危险因素中的其中一样 , 应该立即带孩子就医 。
5~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 , 并不是中国独有 , 只是从去年开始中国发生的病例较多 , 而且死亡病例突然增加 , 才会被如此广泛关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立伐介绍 , 手足口病一般全年都有发生 , 但在5~7月是高发期 。
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 大部分病毒引起的病例都不需要特别治疗 , 在发病后7~10天可以自行治愈 , 但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这两种病毒往往会引起重症病例 , 病情变化快而且凶猛 , 致命性高 , 部分病情进展快的患儿一个小时内就会从神志清醒转到生命垂危的状态 。
部分患儿皮疹出现在臀部
采访人员从广州市医师协会组织的专家咨询活动上了解到 ,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 , 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者溃疡 , 疼痛明显 , 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杨思达提醒 , 除了手、脚、口腔这三个部位以外 , 患儿的臀部也同样可能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 由于部位隐蔽不易发现 , 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应该注意检查 。
杨思达指出 , 如果孩子有发热、出现皮疹症状 , 且又符合以下其中一项危险因素 , 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年龄小于5岁;发烧3天或持续38℃以上的高烧;呼吸困难;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无力、肌肉或身体抽动;皮肤出现紫绀、湿冷、冰凉 。
预防措施
父母触摸孩子前要先洗手
张剑辉提醒 , 手足口病并非终身免疫 , 即使去年曾经得过 , 今年也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 而且因为感染的病毒可能不一样 , 病情的轻重程度也不一定相同 。所以对所有婴幼儿的家长来说 , 今年也不能够放松警惕 。 
张立伐介绍 , 人是手足口病毒的唯一宿主 ,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被污染的手和日常生活的物品如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就会是主要传播载体 , 其中又以手为最突出 。所以说到底 , 勤洗手才是最有效也最简便的预防方法 。另外 , 这段时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