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常见田黄的特征

假货广开财路,真货没落无闻乾隆爷把田黄视为“独尊”的至上品,其它皇 族成员和王公大臣当然也会跟随效仿,于是四处搜集像田黄一样的各种软黄石雕刻成章,争相仿效地成为社会风气蔓延至今,结果是真田黄被淹没在假田黄的谎言中 。真田黄无人认识,像田黄样的软黄石大行其道的广开财路,并形成各种评判标准延续下来,各种争论也不一而足的似是而非 。

田黄:常见田黄的特征

文章插图
田黄身价百万,给小小的寿山村带来了暴富的传说 。“不是很多暴富的故事,但的确有 。”上世纪80年代,石商陈孔兴就从前遇到这么的好事情 。本来,村里别的人在自个田里挖石头时挖到一块大“牛蛋”(即实心的一般石头),由于没有带手电筒,目测判别是一般石头就顺手丢掉了 。陈孔兴对田黄很熟悉,感觉这块牛蛋可能是田黄,于是捡回家冲刷后用手电筒一照,满是通透的,果然是田黄!这块重1斤6两的田黄最终卖了4万多元 。从前通过他手中的还有一块9斤重的田黄,1985年以13万元卖给北京荣宝斋,现在报价现已飙升至亿元,另一块卖给香港房地产商的石头有10斤重,最 新报价达3亿元以上 。
萝卜纹是田黄主要特征,大家都吃过白萝卜,其肌里均会呈现许多网状细纹 。这就是萝卜纹 。田黄肌理的纹路类似萝卜纹,且以细腻、明显、均匀为佳 。红筋格在田黄中比较常见 。在寿山石中筋格有多种不同颜色.而田黄的箭格则呈红色 。常言道“无格不成田”.说明田黄多有筋格的存在.然而筋格毕竟是弊端,无箭无格的田黄当然是完 美的 。在这里我们只能说红筋格是检验田黄的一个侧面 。
田黄:常见田黄的特征

文章插图
【田黄:常见田黄的特征】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是指田黄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
田黄的矿物成分主要是地开石、珍珠石、高岭石和叶腊石等,其中地开石和珍珠石的比例决定了田黄的透明度和黄 色的深浅程度 。当地开石和珍珠石含量相当的时候就呈现正黄 色并且硬度适中(莫氏硬度不到3),最适合雕刻印章 。
田黄:常见田黄的特征

文章插图
田黄是印石三宝之一,价格比起鸡血石还要高出两分,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 。田黄呈现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 色为最常见 。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 。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
在收藏界,田黄可谓声名远播,各大拍卖会的杂项专场中,田黄总能惊鸿一现,拍出不错的价格 。荣宝斋珍藏的那块4.5公斤的田黄原石,在80年代成 交时的价格是13.5万元,而在那时的寿山乡,盖一座房子也不过只要一两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