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的注意事项

古钧窑瓷极其珍贵 , 宋徽宗赵佶曾赞其为“神钧宝瓷 , 绝妙精品” , 民间亦有“钧瓷无对 , 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 , 出窑万彩”等说法 。但在现今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中 , 相对于某些古窑瓷器的“大热” , 古钧窑瓷?却遭受着前 所 未 有的“冷遇” 。这种反差的出现 , 既有整体艺术市场投资潮流的影响 , 也有钧瓷自身的原因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古钧瓷所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是不可忽略的 , 综合梳理当下市场现状的成因就显得尤为必要 。

钧窑鉴定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以宋钧窑玫瑰紫三足洗来说 , 高8.5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1厘米 。16片花瓣形态形成敞口 , 浅腹 , 三个如意云头形底足 。造型端庄、雅致 。器里施天青色釉 , 釉面上含有“蚯蚓走泥纹” 。器外壁为玫瑰紫色乳浊釉 , 釉汁肥厚 , 色彩绚丽 。外底抹有酱色护胎釉 , 并刻有“六”字铭款 。钧窑中的宫廷用瓷 , 一般都刻有一到十的数目字 , 这种数目字是表示器物大小的标志 。一号器物最 大 , 十号器物最小 。“六”是中等偏小的器物 , 此种三足洗实际功用是花盆的盆托(盆奁lián) , 上面应有对应号码和样式的花盆配合使用 。此洗不仅釉色优美 , 造型也浑厚端庄不失优雅 , 是北宋钧官窑中的精品 , 是宋徽宗的最 爱 。
在宋代制瓷业全面兴盛和工艺技术突飞猛进的基础上 , 禹州的窑工大胆创新 , 创烧出驰名中外的窑变铜红釉 , 使钧窑异军突起 , 成为当时最精美的瓷器品种之一 。钧釉瓷以色彩斑斓、变化丰富的窑变著称 , 有“入窑一色 , 出窑万彩”之说 。以其成熟的工艺、古朴的造型、变幻的釉色 , 成为宋代清雅艺术的代表 。
钧窑鉴定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钧窑鉴定的注意事项】
钧窑瓷器胎质细腻 , 坚实致密 , 扣之有声 , 清脆动听 , 圆润悦耳 , 犹如金属 , 釉色莹润 , 五彩缤纷 , 古朴典雅 , 艳丽绝伦 , 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 , 釉色红里透紫 , 紫里藏青 , 青中寓白 , 白里泛红 , 色彩纷呈 , 争奇斗艳 。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 , 红似朝霞欲上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 , 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 , 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微妙之美 。
宋均之均,通作钧;以其出自钧台也 。惟均字沿用己久,是以今世新窑款,称钧窑 。均制,实不可通也 。若书作宋钧,人反不知谓矣 。乾隆款小盌,画墨彩喜鹊二十只,妍丽无匹 。又杂绘他色花木较之,慎德堂黄地羣鹤饭盌 , 有龙昭之别 。
钧窑鉴定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
“钧窑万变 , 难在烧成 , 贵在窑变” , 十烧九不成 , 所以钧窑产品才显得名贵 。经过窑变出来的瓷器 , 宛若“峡谷飞瀑菟丝缕 , 夕阳紫翠总成岚 , 绿如春水初升日 , 红如朝霞欲上时” , 就像一幅天然的绘画 。所以 , 宋徽宗下旨 , 除了宫廷收藏外 , 禁止民间收藏钧窑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