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文章插图

“超常”儿童的最突出特点是 , 认知能力(或智力)优异 。大多数“超常”儿童感知能力强 , 短时记忆能力和长时记忆能力过人 , 有些儿童甚至过目不忘;他们判断敏锐 , 理解能力强 , 许多问题一点就通;逻辑推理严谨 , 反应速度快 , 大多数人语言表达流畅 。
个性方面 , 根据美国的研究 , “超常”儿童性格内向者占60% , 比普通人性格内向者占30%明显要高 。内向者通常不善沟通 , 不喜好交往 , 因此“超常”儿童同伴关系较差;另一方面 , 内向者喜欢思考和反省 , 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学业成就及学术贡献 。优异的认知能力加上偏向独处和反省的性格特点 , 使常人对“超常”儿童更难把握 。
“超常”儿童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展不平衡 。“超常”儿童普遍具有特殊的兴趣、爱好 , 好奇心强 , 求知欲旺盛 , 但他们的发展态势并不一样 。
一些“超常”儿童有理想、有抱负 , 学习主动自觉 , 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 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 自信、有独立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另一些“超常”儿童 , 尽管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但兴趣飘忽不定 , 靠老师或家长的监督 , 学习和行为表现时好时坏 , 情绪易波动;还有一些“超常”儿童在智能表现优异的同时 , 性格或行为、习惯的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 如自私、自负、孤僻、严重说谎、拿人家的东西、不合群等 , 影响了他们的超常发展和成才 , 甚至会成为利用高科技犯罪的罪犯 。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