伢儿什么时候易患多动症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 。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 。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
伢儿如果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能与他七八个月大时,爬得太少有关 。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属于感觉统合失调的一种 。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有几种表现——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计算粗心;做事或写作业磨蹭;手脚笨拙;胆小害羞,社会交往能力较弱;容易受挫,缺乏自信;脾气急躁,粘人爱哭闹;偏食;攻击性强等 。
孩子为什么会得这种毛病?
最近由杭州余杭区妇保医院院长王美英领衔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课题,找到了孩子得病的相关原因 。这个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已通过专家组验收 。科研论文近期将在国内外科研杂志上发表 。
课题组共抽取余杭9所幼儿园1131名6岁至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样本,其中男童581人,女童542人 。
调查显示,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为368例,比例为32.41% 。男女儿童间无显著性差异 。
伢儿爬得少
【伢儿什么时候易患多动症】得病率较高
课题组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中,排前三位的问题依次是:发育运动障碍,占46.3%;视觉、空间形态感觉,占31.3%;前庭平衡,占34.1% 。这三方面,都与孩子学走路前,爬得多不多有关系 。
研究中发现,爬行不足、前庭平衡性差的孩子,常常有跌跤,跑上跑下不停,写字左右颠倒,阅读抄写时常漏行跳字等行为 。
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 。婴幼儿的脑神经发育需要一个过程,当婴幼儿爬的时候仰着头,前庭会受到刺激来增强平衡性 。
相对应的,如果过早跳过“爬”或是缩短“爬”的环节去学走,前庭受刺激的时间短了,使得孩子长大后不但平衡差,有运动障碍,而且连脾气都会变得比较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 。
夫妻婚姻关系好
孩子得病率较低
调查显示:夫妻婚姻关系好的,孩子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为29.4%;夫妻婚姻关系极差的,孩子失调率为66.7% 。
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一起玩耍时间较长的家庭,婚姻关系好的家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较低 。
王美英院长说,父母关系越好,家庭越和睦,对子女教育越民主,则子女行为情绪发育越好,越不容易出现感统问题 。
老人带的孩子
得病率相对高
爸妈与孩子同住,失调率为27.2%;孩子与老人同住,失调率为35.4%;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失调率为52.3% 。
统计显示,家庭结构中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感统失调发生率更高 。
王美英分析,这与老人过于溺爱,减少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有关,从而导致发育期运动差 。孩子过于依赖,会出现情绪情感不良,对压力挫折也比较敏感,脾气过于暴躁等,均易导致感统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