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让“烦书郎”爱上阅读


怎让“烦书郎”爱上阅读

文章插图
一位“苦恼妈妈”的“求救”信很是扎眼,信中说:“我儿子已经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还可以,可他就是不喜欢阅读 。平时放学后他不是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趴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从没见他安安静静读完过一本书 。

【怎让“烦书郎”爱上阅读】看到孩子连一点读书习惯都没有,我很着急 。有时精心挑选一本书‘命令’他读,还要求他写读后感,他却很反感,只翻两下了事 。明年他就该升初中了,我真想问问那些有经验的家长,人家是怎么做的呢?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与这位“苦恼妈妈”心有戚戚焉的父母应该不会在少数吧?很多父母都会记得,我们小时候,电视都是稀罕物,书箱里藏有几十本小人书,家里有能力订一份《儿童时代》、《中国少年报》,攒上块儿八毛的再买两本课外书,那就是很奢侈的事了,谁还知道什么电脑网络呢?而如今伴随着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长大的父辈们相比,其行为方式与心理模式都大为不同 。
这时,如果你还用“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训戒督促他读书,很可能会招来那些伶牙俐齿的小家伙们翻白眼哩 。
那么,家有“烦书郎”的爸爸妈妈们该怎么办呢?难道就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当然不能 。就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理性思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来说,阅读书籍和报章都是电视和网络所不能代替的 。在具体做法上,依我浅见,先别急着硬塞给孩子世界名著逼着他读 。深圳读书月里,有一项活动就是“书香家庭”的推荐评选活动,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争当书香家庭应该是家长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
家里订阅一种或多种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报纸和期刊,拥有相当数量的藏书,让孩子在家里可随处看到、拿到书 。孩子有爱效仿的特点,作为父母,自己先养成读书阅报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如果可能,还可以搞一些“家庭朗读日”、“家庭读书会”等活动,再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的“阅读大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把孩子从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读书中获得成就感和充实感,让孩子体会到阅读本身所带来的喜悦及满足 。
如此坚持下来,变单纯“让孩子读书”为“全家一起读书”,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这会对孩子的一生大有裨益 。


享受亲子共读
早期阅读 BB心智成长关键



0-3岁宝宝的阅读目的,不是阅读的内容本身 。而是在于图书所展示的颜色、状态、文字的音韵、节奏,给予宝宝脑部的良性刺激,促使宝宝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支在这种刺激下更好地发育 。
这一时期的宝宝并不能真正理解阅读“为什么”,对他来说知道阅读“是什么”就够了 。在阅读基础上成长的孩子有很强的铭记和辨别力,情感稳定,更容易被外部世界肯定和认同,也更容易受到关爱 。早期阅读给0-3岁婴幼儿从生理上创造了安全成长的条件 。
论据:
人的脑细胞有140亿个之多,刚出生的婴儿却犹如白纸状态 。
一些科研报告证明:
将要发达的脑细胞正好在3岁前完成 。
脑细胞互相缠结恰好发生在0-3岁 。>>>抓紧0-3岁宝宝学习敏感期 。

在这一时期,外部色彩、形状、颜色、语言的刺激将大大激活宝宝大脑皮层的脑神经细胞的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