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之美 惊艳了世界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 。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 。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 。内菱形中 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

元青花之美 惊艳了世界

文章插图
【元青花之美 惊艳了世界】
元青花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二十年的发展阶段,并非迅速就成熟了 。比如,从1319年湖北黄梅县出土的延佑六年褐彩釉塔式盖罐(还没有确证是否含钴,但风格是元青花的鼻祖),到元统三年(1335年)铭文青花供碗(景德镇出土),再到至正七(1347年)铭文成熟青花料盖罐(1996年雅安市文化路窖藏出土,雅安文管会藏),在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大威德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非常成熟时期,经历了1319--1335--1347--1351四个阶段32年多的漫长时期(元代才不到100年) 。
一件元青花瓷器的烧成,要暗合天时地利和人巧,其工艺制作、材料选取、烧造技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精美的元青花瓷器烧成后,开始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国 门,成为元世祖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正合蒋祈《陶记》中言:“窑火既歇,商争取售 。
元青花之美 惊艳了世界

文章插图
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不压手,给人一种稳重感 。而胎土,是仿品的致命弱点,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对比就会看出这些气孔没有自然活力,尤其表现在底足上 。历史沧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长岁月造成的,仿品是无法超越的 。
元青花装饰除主题纹饰特点鲜明之外,许多辅助纹样也有着独特的时代风格,其中尤以变形莲瓣纹和云肩纹表现最为突出 。
元青花之美 惊艳了世界

文章插图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 。如果说窑制为瓷器烧造准备了空间硬件,那窑温便是至关重要的软件 。窑温对元青花瓷器的烧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检测窑温和烧制效果,古人发明了“火照”(即瓷窑炉膛内火候、温度的照子或标样试片) 。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 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