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育儿存在哪些误区?

【年轻父母育儿存在哪些误区?】误区一:功利教育充斥孩子成长
一些家长,常常把学习看作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 。认为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能提高成绩,很少注意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 。家长常常在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着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背着负担去爬山,难免也就会启动内心的自我防御机制,如装病往往就是为了逃避压力 。
误区二:忽视孩子的性格塑造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孩子只有在快乐的心情中方可收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 。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冷漠,缺乏热情,甚至有抑郁怪癖,是因为父母对他缺乏抚爱,对他冷淡;有的孩子性格消极,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多半是因为父母对他过分地照顾和保护等 。
误区三:把孩子看成私有财产
前不久,我对200个四年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喜欢什么样的父母?”的调查 。当问及“被父母打过的孩子有多少?”时,竟然有68%的孩子说自己在家庭中受到过父母不同程度的暴力体罚 。而孩子们喜欢的父母则是:和善、鼓励、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等 。父母如果把孩子看成是发展中的社会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教育方法可能会更理性些 。
误区四:儿童心理健康成遗忘角落
我们对400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当孩子有心理异常表现时,大多数家长还不承认孩子有心理问题,表示自己在家教育一下就可以了 。实际上,儿童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它已成为制约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