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远离哮喘的药


【让宝宝远离哮喘的药】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 。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 。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患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地吸入糖皮质激素 。
目前上市的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3种,其中后两种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而作用较强 。其剂型可分3类: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溶液 。另外,还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 。
2 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广泛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中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吸入给药,包括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溶液,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 。其平喘作用快,通常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4~6小时,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药物 。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骨骼肌震颤、心律紊乱和低血钾症等,应按需使用 。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但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若1天用量超过4次或每月用量≥2罐气雾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或调整用药 。对症状较轻的病例也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 。长期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吸入和口服)可造成药物疗效下降,停药一段时间后才可恢复 。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强而持久,每次用药可达10~12小时,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减少后者用量,具有协同作用,还不易产生耐药性,对心血管作用极少 。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有以下几种类型:
沙美特罗,可经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吸入30分钟后起效,维持12小时以上;
福莫特罗,可经气雾剂等形式给药,吸入3~5分钟起效,维持8~12小时;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后15~30分钟起效,维持8~10小时;
口服班布特罗后作用持久,可每日1次,睡前服用 。
目前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 。
3 茶碱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
4 抗胆碱能药物
止喘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 。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