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简介:在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乱,明朝给后人留下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却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那个人就是郑和,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下文讲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 。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
文章插图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
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 。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 。
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 。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
【郑和简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之郑和七次下西洋】但据相关报道,2005年有采访人员专程赴郑和故乡云南晋宁县昆阳镇采访 。当时,采访人员不仅参观了郑和纪念馆、马哈只墓、郑和故里遗迹、碑林等文物史迹等,还对郑和的家世、伟绩等进行了了解,特别是找到了郑和第十八代孙郑思良先生做了采访工作 。
- 光盘雪人挂饰手工制作
- 孕30周躺下胎动厉害
- 终端巨头入局点燃产业链 Mini LED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 总结:懒人胎教大妙招
- 生猪期货跌跌不休 今年猪价可望下“猪峰”
- 得白酒者得牛市?这家A股公司抱上茅台“大腿” 拿下2.4亿大合同
- 产妇难产跳楼,什么情况下适合选择剖腹产?
- 附名单 订单大涨近8倍!疫情下这类产品成出口大黑马 这些概念股有望受益
- 哄宝宝的危险行为
- 生下二宝后,你有觉得对不起大宝么?原来不少妈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