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之前的喂养问题( 二 )


宝宝吐奶的原因很多,一般4个月前生理性吐奶较为多见,5个月以上的宝宝如仍常吐奶,可以给予少食多餐,每次吃后竖抱拍后背至宝宝打嗝,如以上处理后仍常吐奶,需上医院消化科就诊 。宝宝吐奶,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年轻的父母多加留意的 。如宝宝出现连续呈喷射状吐奶或在呕吐得到缓解后仍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便秘主要与宝宝的喂养方式、饮食质量和数量、排便习惯、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压力、肠道平滑肌的发育和推动力有关 。
宝宝便秘后,往往数天不解大便,有时大便中夹有血丝及黏液(这是由于干燥的粪便擦伤肠黏膜所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甚至可导致外痔及直肠脱垂 。多日未排便的宝宝,由于粪便中毒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胀等表现 。排便困难的宝宝排便时还会因肛门疼痛而哭闹不安 。
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对婴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宝宝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 。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
婴儿在接受新的食品时,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让宝宝慢慢适应 。以婴儿营养米粉为例,对于3~4个月的宝宝来说 。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 。另外冲调米粉时还要注意米粉和水的比例,正确冲调,不要太稠,避免宝宝大便干燥 。4、5个月的宝宝,适当喂哺蔬菜泥及果泥等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 。较大的宝宝可多吃香蕉等水果,芹菜、韭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同时米面不要太精,适当多吃些粗粮 。
对于发生便秘的宝宝,父母可用如下几种简便方法帮助宝宝排便:
【宝宝断奶之前的喂养问题】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
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
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
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
腹泻 以往对于非病菌性腹泻的宝宝,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 。理由是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并认为禁食后,腹泻会减轻 。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 。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小儿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 。所以,现在学者们认为,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 。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宝宝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
宝宝腹泻时,要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逐渐恢复消化功能,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对因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 。积极采取饮食治疗对恢复体力非常重要 。母乳喂养者可调整缩短喂乳时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1/2水加1/2奶,或1/3水加2/3奶,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易于消化的奶制品有酸奶、脱脂奶,自制脱脂奶(将牛奶煮熟后,将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 。下面为患儿家长介绍几例治疗膳的做法: 腹涨 如果宝宝经常啼哭、腹部突出,敲击时有空响,并且有时伴随食欲减退、呕吐、放屁等现象,这说明宝宝腹胀了 。能够引起腹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吸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