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说到手足口病,大多数的妈妈有一些了解,该病在发生之后会有一些红疹出现,并且出现了手部、足部和口部三个部位,还会有持续性的发热出现,危害性极强,在这里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是什么吧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为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也可以引起,但较前者症状重,偶有并发症发生 。这种病于1957年首先在新西兰发 现,以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均有报告 。我国1981年在上海首先发现本病,近年来全国十几个省市相继发现 。病毒存在于病儿口腔及疱疹液内,粪便中亦有大量病 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经呼吸道感染,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儿传播 。
接触者的发病率在30%以上,所以容易在幼儿园内3~6岁儿童中流行 。
感染后约经2~4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半数以上有发热(38℃左右),持续1~3天,然后出现口腔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次日出现皮疹,多在手指及足 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亦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膝肘部位也可见到 。皮疹先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形成疱疹,疱疹为单 房,直径2~5mm,一般很少破溃,多于2~4天后干燥结痂,不留疤痕 。
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呈溃疡,多在口腔颊黏膜处及舌边、舌尖、齿龈处,口水多,进食困 难,约3~4天后症状减轻,最长可持续7~10天,多在5~7天自愈,一般预后良好,偶见继发心肌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者 。
孩子得了这种病,要注意隔离,一般应隔离7~10天,在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尤应注意,以免扩大流行 。患儿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休息,可服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避免用手抓破疱疹进而导致感染,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涂于皮疹处,以达到消毒止痒的功效 。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7天,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一两天或发病的同时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 多在38摄氏度左右,并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皮疹 。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 。临床上有不 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患者的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因此引起的疼痛,常使患儿流涎或拒食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通过看完上面的这些介绍之后,我们知道了患上手足口病以后的症状有哪些了,手足口病属于在儿童时期较为多见的疾病了,而且它的出现会危及到孩子的性命,所以说这种疾病是不可以触及的,应当提早的进行一些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