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宝宝的谎言转化为智慧

宝宝撒谎了!妈妈大惊失色:那么小就不老实,这还了得?可是,你知道宝宝撒谎的真正原因吗?
宝宝撒谎有三种形式
撒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宝宝撒谎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认识能力相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幻想性撒谎
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 。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像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 。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
被动性撒谎
宝宝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获得妈妈或其他自己喜爱的人的赞赏 。当他们做错事情后,会因为担心受罚而说谎 。其实,宝宝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 。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妈妈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为了逃避宝宝就会尝试说谎 。尤其当宝宝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们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鼓励 。
行为性撒谎
有些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宝宝,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 。他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 。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想像的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 。
四大策略,将谎言转化成智慧
【怎样将宝宝的谎言转化为智慧】可能妈妈们没有想到,在宝宝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
对宝宝而言,撒谎,尤其是幻想性撒谎是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最好见证 。只要妈妈根据宝宝撒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宝宝的撒谎就不再是令妈妈头痛的问题 。相反,利用宝宝的撒谎行为,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更加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聪慧宝宝 。
策略一: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像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