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很重要让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杨杨从小学习能力很不一般,爱好十分广泛,她经常参加幼儿园的表演活动和比赛,表现都很好,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但是不久前,杨杨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味道,在幼儿园的象棋比赛中没名次 。虽然同样领到一份奖品,但一直不高兴,父母以为过一段时间,他会接受这个事实,并会努力在下次比赛中重新站起来 。可在那之后,杨杨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乐意表现自己,尤其不肯再去参加比赛 。
面对孩子的变化,杨杨父母很焦虑,怕孩子因此没有上进心 。
如何才能帮助受挫后一蹶不振的孩子重新站起来呢?
1、父母要培养自身承受压力的能力 。家长需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依据孩子的性格优势和能力确定教育目标;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 。只有这样才不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孩子才能以平常心去应对竞争,并且承受挫折 。
2、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吃苦,当起了孩子的“保护伞”,但不知,这种过分的保护对孩子是十分不利的,会剥夺孩子自立、自强的机会 。作为家长,应最大限度地改变观念,掌握的正确方法教育孩子,相信孩子,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要鼓励他,让他自己去做 。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
在某一领域里要充分自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挫败 。在生活中,家长可利用孩子的优势激励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长处,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孩子在其他方面体验到成功、看到希望,能帮助他找回丢失的自信 。
4、掌握调解心理的方法 。父母要多学习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常识,方便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整 。比如当孩子出现紧张情绪之时,可以提醒他深呼吸几次,忘却这是在比赛,把比赛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活动,用放松的心态迎接等等,同时,合理宣泄压力也能有效地控制怕输的心理 。
5、让孩子明白失败的定义 。平时给孩子多讲些伟人遭遇尴尬、困境、失败时处理问题的趣事,注重强调他们的幽默感和豁达大度的心理,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失败是甘心承受失败,并且失去再尝试的勇气 。
关于专家的观点:经过儿童心理研究发现,与实际情况恰好相反,那些爱退缩、不敢表现自我的孩子的上进心往往较强,他们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比别人更强,以获得周围人的深度认可 。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所以表现出逃避比赛、害怕竞争的行为 。总而言之,我们家长要教导孩子勇于客服困难和挫折,勇于面对它们,坚持不懈、信心百倍的干革命,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个样,这样将来就会有所造就和成就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性格上是个小气鬼,不允许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东西,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和其他小朋友交谈,这往往让家长感到十分难堪 。家长就想把孩子的这些小毛病改掉,于是想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让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大人物 。
1、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
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 。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品常理解为是自己的,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还有需要 。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书”、 “我的画笔”……
2、父母行为的影响
父母从小到大一直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做什么孩子就学什么 。还有父母的一些好的言传身教将会对孩子平时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他们的好的作风和习惯将会映射到孩子的一切日常的活动当中去,并且将会有好的效果 。所以,要教导孩子学习自己的优点,不要学习自己的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