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在华设立合资公司 股东背景与央行有关?新公司做什么?最全解读来了( 二 )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境内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提供的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参与机构、业务规模日益增长,对业务连续性、稳定性和数据的合规性、安全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前期,我国部分中小银行曾出现与SWIFT网络连接不稳定情况,影响跨境业务办理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央行作出跨境金融报文本地存储安排,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合规审慎分析 。
具体来说,建立本地网络集中点,主要目的是增进用户网络传输的稳定性、韧性和安全性,确保跨境金融信息服务连续处理 。
“用户通过接入本地网络集中点,可与SWIFT主干网建立稳定、韧性强和安全的连接,防止出现网络中断等异常情况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同时,由金融网关公司为用户统一提供接入指导、业务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将便利用户的业务和技术管理、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 。
此外,对于为何要将跨境金融报文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仓库,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跨境支付业务的特殊性,交易链条长、节点多,单一机构无法完整掌握业务的终态和全貌,业务信息存在碎片化、不透明的情况,既不利于金融机构实时掌握集团内跨境业务的情况,也不利于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 。
“为推动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更加透明,实现穿透式监管和跨境离岸数据的统筹监测,更好地识别和管理与核心服务相关的运行风险和金融风险,有必要将跨境金融报文信息存储在境内,并基于内部风控和监管需要使用 。”上述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称 。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公司的成立或也有推动跨境结算从全额结算向净额结算方式转变,而其未来影响将意义深远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央行前行长助理张晓慧去年曾表示,依赖美元体系进行结算的惯性是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加以改善的 。当前大多数国家对美元都是采取净额结算,即国内银行内部和银行之间先清算完结,再到国外去清算 。国内的银行则大多数采用全额结算方式,无论总行、分行还是海外行,都是直接通过SWIFT以及美国的CHIPS进行结算 。
张晓慧进一步指出,当前全额结算的话,中国的日均结算量大约在两三千亿美元左右,若采取净额结算方式也不过1/10左右 。现在的做法一方面是多付了手续费,另一方面则加剧了对美国支付结算体系的依赖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有必要大力推动净额结算的方式 。
专家建议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境内建立并运营本地数据仓库,这一点备受关注 。据了解,出于本国金融安全的角度考虑,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央行作出了类似安排,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合规审慎分析 。
有观点担心,跨境金融报文过于依赖SWIFT,可能存在被一些国家拿来利用作为金融制裁的措施 。实际上,欧洲此前就有出于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安全的角度考虑,构建了一个“备份”支付清算体系 。2019年1月,英国、法国和德国宣布建立支持贸易往来工具(INSTEX) 。
因此,不少分析指出,中国也应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曾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2008年以来各国都体会到过度依赖美元和美元支付清算体系的后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弱对美元和美元支付清算体系的依赖 。实际上,SWIFT系统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以银行账户为基础,通过电文实现银行间信息传输 。近几十年来,跨境支付系统有了多维度发展,一是发展了以银行卡为基础的跨境支付体系,主要有VISA、MASTER和银联 。二是以电子钱包为基础的跨境支付体系,如支付宝、微信等,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电子钱包标准对接,实现跨境合作 。三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甚至是单币种的跨境支付尝试,如比特币、LIBRA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