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香”是怎么做出来的?

古人喜欢用香,它是如何采集制作出来的?很多植物都可以取香,连花椒也可以做成香料 。汉代時期,如果皇帝特別喜欢哪个妃子,就会給她建“椒房” 。先将捣碎的花椒泡在水里,然后掺到涂料中,用这种涂料刷出來的房子有一种非常美妙的香味,故名“椒房” 。
【古代的“香”是怎么做出来的?】

古代的“香”是怎么做出来的?

文章插图
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树木,被鸟兽、虫子破换过的地方,会形成往外渗汁的伤疤,时间长了慢慢就凝結成了疙瘩,它就是最原始的香料 。无论任何书,只要把受伤后凝結的疤下来都是香的 。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却已难于考证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远溯及春秋之际,但那时还只是对香木香草的不予加工的简单使用;至汉代,出现了专用的香炉,以及调和多种香料制作合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扩展到文人阶层;至唐代,香文化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达到了完备的阶段,并在宋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以春秋时期所使用的香木香草种类还不多,主要有兰(泽兰,并非春兰)、蕙(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 。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不仅已有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 。
《诗经》、《尚书》、《左传》、《周记》、《山海经》等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述 。如《周礼》所记:“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