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开始锻炼交往能力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所以,越早接触社会,就越能够提前适应 。所以,在幼儿时期就应该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多鼓励他和周围的小伙伴交往 。
如果一个幼儿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游戏活动,那么他的性格、情绪、智力,对集体甚至以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均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比如一些幼儿尽管在家里,大人教会了他背儿歌、背唐诗宋词,可上了学后却仍离不开大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不会上厕所 。这种表面聪明是绝不等于实际的能力的 。
随着幼儿的成长发育,在与小伙伴的游戏玩闹中,每个人身上的长处、特点和不足的地方业就逐渐地暴露出来,便于早期的引导和纠正 。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是培养幼儿活动能力和丰富语言的巨大财富,这种财富是大人的关心和爱护所无法替代的,丢掉了有时甚至无法补偿,成为终生的遗憾 。
与小伙伴们友好交往,是幼儿成长中的自然需要 。彼此年龄差不多的幼儿非常容易相互接近,他们相见时可能会非常高兴地相互微笑,或拉拉手,摸摸对方 。有时小伙伴们在一块虽是各玩各的,但有无小伙伴在场,情形是有区别的 。有小伙伴在场时,幼儿能用一个玩具玩出更多的玩法,玩得时间也更长 。此外,一些大人不屑的事,小伙伴们在一块都会非常开心,乐趣无穷,比如看蚂蚁搬家,幼儿可以一看就是大半天 。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胎化” 。家庭里只有一个幼儿,幼儿没有了天然的玩伴——兄弟姐妹,而是生活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伯阿姨等大人群中 。他们几乎可以满足幼儿任何的物质愿望,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没问题,幼儿是个“小皇帝” 。但他们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和需要却不很清楚 。在行为上,他们以大人的意志来规范幼儿,如这个不能做,应该那样等,总之,虽有很多玩具,但活动和思维却被束缚住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被教育成了“未大先成熟的小大人 。
【幼儿时期开始锻炼交往能力】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长,这不仅为他之后上幼儿园提供了先决条件,更为其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