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托前的心理准备

【孩子入托前的心理准备】每年的九月初,是托儿所、幼儿园新学期开学的时候 。
于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门口,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死死地拽着大人的手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家长也犹如上战场前的生离死别,欲走还留,甚至还偷偷地抹去一把眼泪 。
与此相对应的是,托儿所、幼儿园的老师倒是一脸的轻松,忙不迭地安慰那些一步三回头的家长:“没事没事,你们放心,让小孩哭几天就好了,谁第一次上学不是这样!”还见过这样的老师,待家长转身一走,便开始对孩子做“规矩”:“哭什么哭!在教室里谁也不许哭!”这下可好,有的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
心理学家非常关注个人的生活事件对成长的影响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第一次上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事件 。由于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在这种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持久而又密切的感情联系 。具体表现为,孩子对他的主要照料者特别“黏乎”,每当照料者不在身边,就会显得焦虑不安 。
1958年,美国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将其称之为“依恋” 。可以说,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 。从家庭走向托儿所或幼儿园,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从单纯依恋父母到开始人际交往,他要面临对陌生环境与人的适应过程 。本文开头所叙述的让孩子“被动适应”的方式,会对孩子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
为此,孩子入托前必须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需要家长、老师在科学的育儿观念指导下,通过家庭、托儿所或幼儿园共同创设条件来加以实现 。
心理准备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入托前,由于年幼独生子女的交往较少,一旦直接从家庭到学校,孩子的不适应感通常较强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是单纯由父母照料,而是有较多的照料者孩子往往容易适应环境和环境中的他人 。所以,多带孩子走走亲戚、朋友家,多让孩子到公园玩耍,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
针对孩子入托普遍出现的问题,幼儿园、托儿所的新生可比其他孩子晚几天开学,在这几天里,家长可带着孩子像游览儿童公园一样,到即将就学的学校四处走走,让孩子看看学校里的一切 。可以在教室里与孩子一起玩玩具,翻看幼儿画册,并与新老师聊聊天 。室外的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