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智商


导语: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 ,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 有的注重计算和认字 , 有的注重记忆 , 有的则在音乐能力上下功夫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 。儿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 , 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 。而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 , 甚至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 。
例如 , 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差 , 不能很好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 他就不能认真观察事物 , 不能很好地记住事物的特征 , 不能产生完整的想象 , 更不能进行连续的思维 。所以 ,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挺聪明 , 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 , 其原因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 , 心理学家在对孩子的学习障碍进行矫正时 , 要测验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矫正 , 而不是给孩子讲大道理或是反复讲课本中的内容 。
1、智商高不一定学习好大家都知道智商高低代表着孩子的聪明与否 , 因而许多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智商 。那么 , 智商高的孩子学习就一定好吗?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商呢?如果你想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 , 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智力测验 , 能够表明智力水平的参数就是智商(智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
智力等级分类表智力等级 IQ的范围 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天才140以上 , 占人口比例2.2%优秀120~139占人口比例6.7%高于中等110~109占人口比例16.1%正常中等90~110占人口比例50.0%低于正常80~89占人口比例16.1%边缘状态70~79占人口比例6.7%智力低下69以下 占人口比例2.2%智商的高低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 , 包括父母和家族的智力水平、怀孕时和产后母婴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生育时是否顺利、早期的教育和训练等 。
孩子的智力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智商低的孩子 , 如果及时接受科学的训练 , 也能得到提高 。有的孩子在小时候智商可能比较高 , 但由于某种心理发育障碍 ,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 , 协调性差等 , 不能有效地吸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 因而智力水平也会下降 。还有的孩子智商正常 , 甚至较高 , 但学习成绩忽高忽低 , 这说明他(她)的学习能力发展不足 , 不能使他(她)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
因此 , 通过智商和其他相关的测查 , 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例如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等 , 使孩子智力水平正常发展 。
一些智商高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好 , 说明智力与学习能力并不是等同的 , 智力水平的发挥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 儿童的智能表现形式应该包括:
1. 大运动(四肢动作的协调性、躯体平衡能力);2. 精细动作(手眼配合、书写等能力);3. 环境适应能力;4. 语言能力;5. 社交能力 。有些孩子智商正常但学习成绩下降或学习成绩不稳定 , 就要找心理专家进行学习能力测试 , 诊断孩子的问题所在 , 并进行及时的训练提高 。
2、培养孩子智力的"误区"有些父母比较注重记忆力的培养 , 让孩子大量背古诗、识字、认图等 , 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 。所以 , 有些孩子死记硬背课文 , 不会概括课文大意 。有些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读、写、算的学习能力 , 却不注意孩子手的操作能力的训练 , 故而影响了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 , 还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