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才是孩子第一老师( 二 )


平常过日子也可以上“早教”
妈妈:何杰(翻译) 女儿:萌萌(2岁)
女儿不到3个月作息就非常规律,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 。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很多朋友打听女儿报的是哪个早教班?要说早教,女儿确实接受了,但不是在早教班,而是我和老公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 。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和老公就涉猎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从女儿出生开始,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会不断跟她说话,我们还充分应用手指,引导她的目光锁定目标,认知事物 。我们还特别重视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 。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中,我们随时融入对孩子的早教,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 。虽然没上早教课程,可女儿仍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中将各项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老师
“教育难道不是老师的事吗?”谈起“生活式早教”,很多家长不以为然 。三优开智婴童之家负责人邵之文表示,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早教尤为重要,仅依靠早教班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
0-3岁是孩子人格发展和智力潜能的形成阶段,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如果能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丰富的刺激,就能全面提高孩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五大能力 。东方爱婴中国总部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孙家齐也表示,这些丰富的刺激是不可能凭借每周短短几十分钟早教课程来完成的 。
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
邵之文介绍,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 。目前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许多专业教师,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训练,专业设施齐全,而缺点是需要远距离接送婴幼儿,不方便,费用高,时间上也不是很自由 。
济南很多早教机构也推出了能上门提供早教指导的专业人员,定期去家庭中对家长进行育婴和早教指导 。三优开智还对来早教班的孩子开出训练处方,家长可以按照早教专家的指导意见给孩子制定在家里的训练计划 。
生活元素都能变成教具
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 。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 。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
另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 。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