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疾病,这也让家长都感到很着急,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非常弱,因此常会受到一些细菌病毒的感染,引发一些疾病产生,手足口病是常见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那么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
1.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样,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 。主要是由于人接触了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疱疹液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感染发病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也可经食物和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
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
2.人群易感性: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隐性感染为主 。由于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型病毒感染产生牢固的免疫力,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 5 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90% 以上 。而大多数成人可携带病毒,但不发病 。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3.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4~8 月份为流行高峰期 。本病常以散发为主,但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常暴发流行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会造成流行 。
手足口病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麻疹 。麻疹是发烧之后3—4天才出皮疹,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即从头面部到胸背部最后到手脚,一发就是一片 。从时间和顺序上都和手足口病不同 。
2、水痘:时间上,在水痘患者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全身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小丘疹,在几小时后,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具有红色皮疹、水疱、溃疡、结痂这四种表现几乎同时存在的特征,而且皮疹和疱疹都有明显的痒感,这些都是手足口病所没有的表现 。另外,水痘没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 。
3、感冒发烧吃药后引起的药物过敏,有时也会出现皮疹 。这种皮疹一般是除四肢外,面部躯干很快就会有,而不会出现口腔溃疡 。
4、口腔溃疡:
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 。但临床表现上有时很难分 。在发病年龄上,手足口病一般易发于儿童,口腔溃疡则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 。专家提醒,近期如果发现孩子有口腔溃疡或者发烧症状,保险起见,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比较安全 。
温馨提示,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文章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介绍,家长要帮孩子及时的阻止这些传播途径,帮助孩子预防小儿手足口病,专家还提出了和小儿手足口病相混淆的疾病,希望家长及时了解,及时的辨别这些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