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由勤俭败由奢

清朝光绪年间,海曲县最大的粮商名叫张文久 。张文久性格豪爽,很好客,每天都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当地最大的仙客来酒家,点一大桌菜,再要几坛六粮春酒 。
这六粮春酒是仙客来酒店老板王运泽自家酿的 。顾名思义,是用高粱、玉米、大米、黄米、糯米、小麦六种粮食酿造,味道醇厚,入口甘甜 。张文久最爱喝这种酒,每次都要好几坛,但经常喝不完 。
张文久父母早丧,王运泽是张文久父亲打小一块长大的朋友,见张文久如此奢侈,就劝道:“成由勤俭败由奢,再多的钱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张文久总是说:“运泽叔,没事,您侄子的生意大着呢,再怎么花也花不穷 。”王运泽再劝他,他就不耐烦了:“运泽叔,如果人人都勤俭节约,您的生意谁来照顾?那还不得关门呀!”王运泽不说话了 。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这年南方水稻丰收,按以往惯例,张文久要去南方收购大米,但那些日子他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喝酒吃肉过度,肠胃出了问题,不便动身 。于是,他的管家张三说:“老板,您要是相信我,我可以替您去南方收大米 。”自张文久做生意以来,张三就跟着他,张文久对他十分信任 。因张文久平日里花销太大,他账上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了,于是就用粮店和自家的宅院作抵押,向县里盛鑫钱庄的赵老板借了一千两银子,让张三带着银子去南方收购大米 。
岂料张三见财起意,竟拿着那些银子一去不复返 。
赵老板一听到风声,就拿着欠条上门讨债,张文久拿不出银子,赵老板就告到了官府,官府将张文久的粮店和宅院判给了赵老板 。
张文久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他找到那些昔日的酒友,想让他们接济一下自己,没想到那些人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最后,张文久沦落到靠乞讨为生 。
这日,张文久来到仙客来酒店门前,忽然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香气,他盘算了一下日子,自言自语道:
“九九重阳,新酒又出甑了!”他真想喝上一碗新出甑的六粮春酒呀,但他看了看自己的样子,摸了摸空瘪的衣袋,摇了摇头,只好转身离开 。
“这不是文久贤侄吗?”一个声音从酒店传出,张文久回头一看,正是王运泽 。王运泽说:“贤侄既然来到了我的门前,怎么不进来?”张文久苦笑一声,说:“运泽叔,我不进去了,一是没面子,二是没银子 。”“我不要你的银子,至于面子,你先留上一留 。我的新酒刚出甑,诚心邀请你喝一碗 。”说完,王运泽拉着张文久的衣袖,进到后院 。
后院摆满了数坛好酒,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张文久闻了闻,不禁连咽数口涎水 。这时,王运泽从一个坛子里盛出一碗酒,端给张文久,说:“贤侄尝尝,这酒味道如何?”张文久接过酒,看那酒色黄中带亮,闻一闻,有一股清纯的幽香,张文久再也忍不住,一口气饮尽,连赞好酒 。
王运泽说:“贤侄,当年你花天酒地时,我劝你要勤俭,你不听,才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你现在后不后悔?”“后悔有什么用,这世上又没有后悔药卖!”张文久说道,“运泽叔,现在人人都避我如瘟疫,只有您待我若上宾,还请我喝酒,这份大恩大德,我一定要报答!”王运泽说:“你要报答我?说个日子吧!”张文久看了看自己的破衣烂衫,说:“这辈子够呛了,下辈子吧 。
”王运泽说:“我现在已年近古稀,要不了這么长久的承诺……”张文久怔怔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
王运泽说:“刚才我让你喝的酒,你觉得味道如何?”张文久说:“入口甘甜,味道醇厚,恕小侄直言,这酒不像是刚出甑的酒,倒像是陈酒 。”王运泽说:“那你觉得是新酒好喝还是陈酒好喝?”张文久说:“酒当然是陈的香,酒多陈一年,就多一分醇香 。”王运泽点点头,指着刚才舀酒的那坛酒还有周围的四坛酒,说:“你说的不错,其实这五坛酒都是陈酒,你走的时候,都带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