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如何防治?

摘要:“鹅口疮”又名雪口疮,俗称“白口糊”,是由白色念球菌(霉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宝宝,抵抗力弱的宝宝也容易发生 。鹅口疮易引起交叉感染,在婴儿室中,可因消毒不严的奶具引起流行 。
“鹅口疮”又名雪口疮,俗称“白口糊”,是由白色念球菌(霉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宝宝,抵抗力弱的宝宝也容易发生 。鹅口疮易引起交叉感染,在婴儿室中,可因消毒不严的奶具引起流行 。
 
【新生儿“鹅口疮”如何防治?】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附着有一片片白苔,其病变可见于宝宝舌面、颊黏膜、齿龈、上腭或唇部黏膜等处,也可扩散到咽部,偶尔涉及食道、气管或鼻腔,甚至还可波及肺或肠道 。发病初期,黏膜的病变呈点状或块状,以后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掉 。如用力剥脱白膜,可发现下面c膜粗糙且容易出血 。病轻时,一般不影响食欲;重时,患儿不思饮食,有时伴有发热、烦躁不安 。如果病变累及食道、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患儿可能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
 
患鹅口疮时,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可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龙胆紫、冰硼散等涂口腔患处,一日3~4次 。当病情严重,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时,应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用毛巾、手帕擦拭病变处,如损伤黏膜引起出血,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一般涂药不要在吃奶后或进食后马上进行,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 。注意多给孩子饮水,这样有利于将病菌排出体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