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亲子教育指导 请勿责打孩子


春季幼儿亲子教育指导 请勿责打孩子

文章插图
前言:现在虽然规定禁止体罚孩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对于孩打骂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存在着很大的严重性,对于孩子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极其重大的,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实例吧!
现在的家长过于主观地决定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家长认为哪一方面有发展,有前途,就会强迫孩子遵从他的意愿,若孩子学得不好或表示不喜欢,家长就会用武力解决 。
而大多数被打的孩子都很屈,因为很多家长一般只看表面现象,而不去问缘由,甚至是迁怒于孩子 。即便是孩子犯错应该接受惩罚,打也不是唯一的办法,再说了,打也该顾及孩子的感受啊,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可能还会事与愿违 。
孩子不听话、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难免一气之下伸手就打,而屁股是首要的受害部位 。因为打脑袋,担心万一失手,打出大毛病;打胳膊打腿,也容083易脱臼、骨折 。家长在打孩子时一般会考虑别打坏了要害,却很少考虑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对父母的教训也有个心理承受的度 。相对来讲,孩子要比成人脆弱、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 。
【春季幼儿亲子教育指导 请勿责打孩子】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 。

有些家长视教训孩子为家务事,自己有绝对的权利,认为“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父母的话是圣旨,孩子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反抗和不满 。这种家长站在高高的平台上俯视孩子,总是以命令的口气指示孩子该怎样不该怎样,对孩子往往不分地点场合地随意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 。
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便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对父母顶撞或者漠视 。不良的批评方式,其结果常常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逆反,一般表现为: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我行我素,或表面接受背后反抗,或变本加厉 。
如果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打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教训的话,那就必须注意孩子的感受,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
【案例】
程先生今天下班很早,于是跑到阳光小学去接读二年级的儿子回家 。不是很远,接到儿子,父子俩一边聊天,一边往家里走 。路上经过一个地摊,边上围着不少孩子,走近一看,是卖玻璃球的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玻璃球,儿子走不动了,蹲在那里看了很长时间,爸爸等得不耐烦了,就叫儿子赶紧起来,妈妈在家等着他们吃饭呢,回去晚了,又要听无谓的唠叨 。
听了爸爸的话,儿子不情愿地站起来,回头看了好几眼那些漂亮的玻璃球,才小声央求爸爸给自己买一些 。

程先生本来要掏钱了,忽然想到有天看见儿子的抽屉里有上百个玻璃球,觉得没必要再买,于是伸进衣兜的手又掏了出来,拒绝了孩子的请求 。儿子看到这一幕,觉得自己再央求两声,爸爸肯定会买给自己 。于是不往前走,继续拉着爸爸,求他给自己买玻璃球,程先生又拒绝了两次,可是儿子依然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着 。
让儿子这么一絮叨,程先生烦躁起来,于是高声呵斥儿子停止纠缠,引来无数路人侧目 。看见大家都看自己,儿子觉得不好意思,便小声和爸爸说,让爸爸不要再骂自己了,不买就不买了,并快速地往家走去 。亲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