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兆疾病 宝宝常常流口水要当心

有的家长可能发现,宝宝2岁过后,还不时地流口水,可就是检查不出什么问题,这怎么办呢?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儿科主任麦其莲介绍,小孩流口水,在中医里,又叫做滞颐,脾之液为涎,肾之液为唾 。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 。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口涎自出 。
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两个:
【预兆疾病 宝宝常常流口水要当心】1、脾胃积热 。因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使廉泉不能制约,口水就会流出不止 。这时候,宝宝的症状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还会有口角赤烂、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脸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厚、指纹发紫等症状 。治疗方法就是清热燥湿泻脾,可以用清热泻脾散治疗 。
2、脾胃虚寒 。宝宝脾胃虚寒,就导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 。脾胃虚寒的宝宝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还有小便清长,脸色发白、舌苔薄白,指纹淡红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用“张涣温脾汤”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 。另外,还可以用草药单方 。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连服5-7天 。或者生姜3克,甘草6 克,煎水服用,直到好为止 。
宝宝在3个月以前都没怎么流口水的,但是到了3个月大的时候口水就留个不停了?3个月宝宝流口水是怎么回事呢?
3—4 个月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所以开始流口水,尤其给宝宝添加米粉等淀粉类食物时,会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 。
流口水在小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 。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只注意护理就可以了 。流口水的状况到宝宝年龄稍长、吞咽能力及嘴唇的闭合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芽、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会有所改善,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

宝宝流口水要注意的
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 。但由于口水偏酸性,又含有一些腐蚀性的消化酶,所以当口水经常流到嘴角、脸庞、脖子的皮肤时,很容易让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等皮肤疾病 。
      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 。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 。
2、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
3、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 。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口周保持干燥 。
4、为防止口水将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 。
5、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萌芽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
6、如果皮肤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 。在皮肤发炎期间,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 。如果局部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擦药的时间最好在宝宝睡前或趁宝宝睡觉时,以免宝宝不慎吃入口中,影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