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2例接种甲流疫苗后死亡病例

据新华社消息 , 卫生部13日通报2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死亡病例报告 。出现这一情况 , 我国是否会停止疫苗接种或改变接种策略?对此 , 卫生部有关专家13日表示 , 极个别偶合事件不会改变我国甲型H1N1流感接种策略 。……

据新华社消息 , 卫生部13日通报2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死亡病例报告 。出现这一情况 , 我国是否会停止疫苗接种或改变接种策略?对此 , 卫生部有关专家13日表示 , 极个别偶合事件不会改变我国甲型H1N1流感接种策略 。
只属于个别的偶合死亡事件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 , 卫生部专家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 , 认为极个别的偶合事件不影响当前接种的策略 , 目前我国实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策略是科学的 , 方案是可行的 , 不会因为个别的偶合死亡事件做出调整 , 全国接种工作的开展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
【卫生部:2例接种甲流疫苗后死亡病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1.3/10万
卫生部13日通报 , 截至12日中午12时 , 全国已累计完成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1200余万人 , 共收到疑似异常反应1235例 。
据介绍 , 这些疑似异常反应中 , 发热、局部红肿等一般反应占950例 , 相对比较罕见的异常反应有143例 , 这两种反应合称为由于疫苗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他和疫苗没有关系的偶合症有83例;和心理因素有关的 , 比如打针害怕等出现的反应有28例;另外有31例正在调查中 。
“疑似异常反应报告病例中 , 由疫苗接种引起的比较严重的反应 , 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等有15例 。”刘大卫说 , 总体来讲 , 我国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
据介绍 , 疫苗接种引发的不良反应 , 总体上都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按发生原因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反应 。
全国报告15例接种甲流疫苗较严重异常反应病例
卫生部13日通报 , 截至11日 ,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等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占15例 。对此 , 有关专家提醒 , 疫苗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防范急性过敏反应 。
异常反应有轻有重 , 但是不等于异常反应都是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 如果某个单位一下子发生了很多人对疫苗异常反应 , 就可以否定是过敏反应 。至于过敏性休克 , 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过敏反应的基本病变 , 最常见的是由于血管扩张 , 表面看起来是肿的 。过敏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绝大多数是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 包括致死性的喉头水肿 , 还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 , 少数是心血管低血容量的休克 。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喉头水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 比如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开始出现 , 逐渐发展 , 非常快 。像过敏性休克 , 一般都是30分钟以内发生 。虽然过敏性休克发生得很快 , 但是一般情况下 , 可以有一个急救的过程 , 所以接种单位需要对过敏反应有一定防范 。公众一定要到当地行政部门指定的接种点去接种 ,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 , 接种点都备有药品和医疗器械 , 比如肾上腺素、氧气瓶等 , 并且接种组织、接种人员都经过规范培训 ,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 能够规范操作、积极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