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扇子( 二 )


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 。
武侠小说里用折扇的也多,儒化的博雅侠客,琴啊书啊,体积太大,不便携带,手持一把小扇,以显其书生性情,还是很方便的,江南七怪里不是有个执扇的妙手书生么?扇子里面还能藏暗器,毒针什么的 。有的扇子本身就是兵器,比如玉扇真人的那把 。
扇子还有一个重要功用是遮面障目,以示娇羞 。西方电影里常可以看见,名嫒贵妇手捏把小折扇,手牵裙角,莲步轻移,旖旎而行 。想想《仕女图》里的尼可·基德曼,再想想《安娜卡列尼娜》手上的蕾丝扇子 。歌剧里,也看见有淑女用一种很趣怪的面具扇,就是像威尼斯面具那样的东西,上面开了两只眼睛一样的小洞,把自己的面孔藏起来,以示畏怯 。
还有种扇子,是在扇顶安置了小镜子,这样可以观察到后面有没有委琐男尾随 。最著名的遮羞扇,应该是《桃花扇》吧,李香君被送进宫演《燕子笺》,李害羞不已,粉面含春,结果皇帝赐她一柄桃花扇遮面 。
【古代的扇子】除了利于示弱撒娇发怨气之外,扇子还可以张显女子性情的刚烈 。《金瓶梅》里撕扇子的那个是谁,年代久远,我已经忘了,就记得潘金莲站在人家临街的门楼上磕瓜子了,噼里啪啦的瓜子皮在行人的头顶乱飞,觉得这个场景实在是出彩,她就是这么一股子泼悍气,对尘世间孜孜地、没脸没皮、没心没肺地粘哒,总觉得她应该是有把扇子的 。
用来敲西门庆或是春梅 。前者是丹唇轻咬,轻起轻落的手势,对后者的手势就挟带一星酸风了 。另外两个撕扇子名人,不用说是晴雯和李香君 。前者是侍宠成骄,后者是心内成灰,撕扇子的气势想来也是一个雄浑,一个悲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