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了解新生儿败血症

【趁早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父母趁早理解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败血症的含义是致病性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 。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 。但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即使早期到医院就诊,由于败血症的明确诊断要抽血做血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使医生的诊断也较为困难 。因此,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和体征对于让孩子能及时就诊及得到诊治十分重要 。认真对待新生儿败血症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 。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 。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吃牛奶的孩子“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 。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 。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 。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 。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微笑、注视、惊醒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除以上危险症状外,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危险体征――黄疸 。黄疸的特点是在正常此外,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正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 。有这些感染病灶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有助于败血症的诊断 。但有许多新生儿败血症没有感染病灶,如羊膜早破、羊水污染,细菌经血或羊水感染胎儿;出生时由于产程延长使新生儿在产道受到感染等 。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小儿挑“马牙”、割“螳螂嘴”,使口腔黏膜损伤,致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因此,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要重视孕期保健,实行住院分娩,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掌握好新生儿败血症的各种时期的症状,对(兼职编辑:张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