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家长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体温很不稳定,早产儿更为突出 。新生儿发热指体温在37.4℃以上者 。其原因可能有环境温度过高,如睡热炕,使用热水袋温度过高,或暖箱温度过高,也可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喂养过晚,天气炎热或喂养不当引起呕吐等出现一过性新生儿脱水热 。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儿感染 。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等,此多于产后1~2天即出现发热 。产后感染多发生在生后一周左右,常见肺炎,败血症、脐炎、脓疱疹或脓肿 。严重感染体温反而不升 。
新生儿出现发烧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主张给新生儿用退热药,因为一般常用的退热药对新生儿常有一些毒副作用 。新生儿低热不需要退热,如果体温高达38.5℃或39℃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同时查找发热的原因,如为环境温度过高,则应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脱水热时,应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 。有感染者,可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 。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发热感染?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感染十分敏感,且多严重,常导致发热、肺炎或败血症 。这是由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所决定的 。
【新生儿发烧家长应该怎么办】新生儿防御功能不足,屏障功能不完善,生后初期脐部尚未愈合,皮肤粘膜娇嫩,易破坏损伤,成为细菌入侵门户,且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血清免疫球蛋白A、M不能通过胎盘,胎儿期自身合成的IgM很少,而IgA需在生后才开始合成 。因此IgM低较容易发生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 。又因出生时分泌型IgA缺乏,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并可发展为败血症 。
补体不能通过胎盘,胎儿能合成一定量的补体,但新生儿的补体(C3、C4、C5)及备解素均低于成人 。新生儿多核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差,对细菌的杀菌作用亦低于成人 。加之新生儿全身性细菌感染的侵入途径较多,且感染的病因较复杂,可以在宫内、产时、产后感染 。如羊膜早破、产程过长,或助产消毒不严、生后护理不周、环境不良、卫生知识缺乏,皆可造成感染,细菌经皮肤、粘膜、脐部、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而引起疾病 。
小编提醒:幼儿急疹时发热虽然较高,但患儿精神状态好,全身症状轻,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轻微咳嗽,无其它明显体征 。但在突然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应该予以注意 。在高热时可适当应用退热剂,并且要多饮水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无并发症者不必用抗菌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