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时期宝宝的身高标准值

为了帮助宝宝在发育期间顺利增高,不少家长费尽苦心,还有许多担心的问题,如父母两人个子娇小,宝宝一定也是小个子吗?影响宝宝长高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让宝宝长得高高的?家长们别急,本文就将针对这些问题,分别道来 。
关注宝宝的“高度”
由于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宝宝的生养品质备受家长重视,身高问题更是家长关
心的一个话题,看看现在各种各样增高的广告,就能发现人们对身高的关注 。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有迟缓情形,一直是家长相当注重的事情,尤其是宝宝个头的大小,更是多数家长关心的重点 。假使家长双方或有一个人的个子比较矮小时,父母更在意遗传基因是否会影响宝宝的身高 。
宝宝的身高记录表
人类的身高发育从胎儿时期开始的,一直到进入青春期,骨骼生长板逐渐愈合为止 。在身高方面,宝宝刚出生到1周岁期间,约会长高25厘米 。也就是说宝宝刚出生时的身长若为50厘米,周岁时就可长到75厘米,可见,婴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宝宝1~2岁期间,平均每年会长高10厘米;在2岁~4岁期间,平均每年会长高7~8厘米,且成长的速度会逐渐转慢;宝宝4~10岁期间,平均每年又会长高5~6厘米;11岁~15岁逐渐进入青春期,是生长发育期的第二高峰,平均每年可长高7~10厘米 。
在体重方面,宝宝刚出生时的体重约3千克;到了4个月大时,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宝宝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之后每年还会成长2~3千克 。
假使在这段时期,宝宝每年身高成长不到5厘米,每年体重成长低于3千克,身体可能出现了异常状况,需要让宝宝就医,判断宝宝是否是因为肠胃、饮食或内分泌异常而造成生长迟滞 。
宝宝长高的幕后功臣
让宝宝长高的幕后功臣是什么?骨骼生长板 。决定人类身高的长度主要取决于长骨(手臂、大腿、小腿等四肢皆属长骨,手指头、脚趾头则属短骨),也就是说长骨的长度越长,身高也会越高 。婴幼儿的四肢长骨,只有骨干的部分比较坚硬,长骨的两端由软骨构成,各有一个骨骼生长板,骨骼生长板里有丰富的骨间软骨细胞,生长激素会刺激这些骨间软骨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的骨间软骨细胞,然后旧的骨间软骨细胞会逐渐钙化成骨骼 。
在一次次的细胞分裂以及不断的钙化下,长骨的长度才会越来越长,身高也越来越高,直到骨骼生长板愈合,骨骼停止成长,宝宝就不会再长高了 。
【各时期宝宝的身高标准值】